中医古籍
  • 运用传统经验快速鉴别中药

    运用传统经验快速鉴别中药

    常用中药品种繁多,形态各异,给我们对中药真伪优劣鉴别带来一定困难,在我们基层药品使用单位,没条件用现代化检测手段来对药品进行检验,也不可能把有味药都送到药检部门进行鉴定,只能用传统的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烧等传统经验进行性状鉴别方法,对中药进行初步检查。种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不失为简单易进、能迅速初步判定所查品种的真伪的快速检验方法,非常适合基层药品使用单位。

    1.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商品分类众多,有红参、生晒参、野山参、别直参等等。据报道人参的伪品有数十种之多,鉴别起来令人眼花乱。笔者认为,人对显著特征在芦头(茎基)、芦碗(茎痕)上。各种商品人参都有芦头和芦碗,园参类芦碗生在芦头的一面或两面,野山参则四面密生芦碗。正品朝鲜人参(别直参),芦头与参体直径几相等。有桔梗充生晒参者,但桔梗芦碗呈现半月形可资鉴别,其他伪品基本无芦碗。

    2.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等功效、为补阳要药。伪品时有发现,主要有茜草科植物半角藤、假巴戟、四川虎刺;木兰科植物铁箍散,木通植物有木通等。巴戟天主要特征在于木心,巴戟天木心直径4~6毫米,约占药材直径30%~40%,伪品木心直径占药材直径50%以上。

    3.柴胡:为伞形式科植物胡及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有特异的油味。伪品大叶柴胡为伞形科植物大叶柴胡的根与根茎。本品有毒,误用会引起中毒。大叶柴胡的要茎有明显的茎特征,根茎可见通体密生环节,节紧密,有略似芹菜样特异香气。

    4.乳香:为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及同属其他数种植物皮部切伤后渗出的油胶树脂。正品乳香口嚼开始碎成小快,迅速软化成胶块状粘附牙齿,唾液成乳白色。取样品与小量水共研,能形成白色乳状液。伪品乳香嚼之初为砂粉样后软化成可塑性团块,不粘牙。

    5.玫瑰花:花托半球形,花萼长于花冠,花梗较短。混淆品月季花花托长圆形(壶形),花梗较长,萼片短于或等于花冠长。山刺玫、花蕾较小,花梗具短腺毛,萼片边缘具短柔毛和腺毛,据此借以鉴别。

    6.秦皮:药材热水浸出液呈黄绿色,放目光下显碧蓝色荧光。有胡桃科植物核桃楸树皮作秦皮混用,两者性状相似,不易区别,但核桃楸皮热水浸出液显浅黄色、棕色,阳光下无荧光。

    7.蔓荆子:常有黄荆子或荆条子混作蔓荆子使用,蔓荆子特征为果实呈圆球形,宿萼子包被子果实的1/3至1/2,萼5齿裂,其中2裂较深,形成两瓣。黄荆子呈卵球形,外观与蔓荆子迥异。

    8.苏木:苏木性状与降香相似,有时不大容易区别。苏木特征为取碎片投入热水中,水被染成红色,加酸水变成黄色,再加碱中和水仍变为红色。降香则无此特征。

    9.杏仁:杏仁和桃仁外观有明显不同,一般都能鉴别。但有山桃仁者,性状极似杏仁,从性状上较难区别。可取杏仁数粒加水共研,能发生苯甲醛样的物殊香气可资区别。

    10.通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药材特征为髓部中央有直茎0.3~1.5厘米的空洞或半透明圆形的薄膜,纵剖面薄膜呈梯状排列。有小通草混作通草入药,小通草断面实心,即可鉴别。

    摘自《中国医药报》

更多中药材
  • 王强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2011年8月25日《中国中医药报》载范铁兵“论肝为血室”一文,重提柯琴等“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血室男女皆有”等旧论。笔者认为此说并不妥当。肝脏虽然与血室密切相关,但是如果就说“肝为血室”或将......
  •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脾脏方热痢第七曰:“凡服止痢药,初服皆剧,愚人不解,即止其药不服,此特不可,但使药与病源的相主对,虽剧但服,不过再三服,渐渐自知。惟非其主对者,本勿服也。”笔者在临证中常......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组成和用法公丁香、吴茱萸、厚朴、枳壳、羌活各等分,入小型粉碎机碾成极细粉末,每用2~3克填入脐中,外用活血止痛膏贴住,勿让药末外漏。每日换药1次,至痊愈为度。方解泄泻的发生,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故治疗原则以......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家民主任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已近40年,秉承享誉津门的“小儿王”任宝成老中医的思想,注重“脾胃学说”,结合任老的验案及其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脾胃论”的学说,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学术思想——以“脾胃为中心......
  •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刘某,男性,44岁,因肛门块物肿痛反复发作两个月来院就诊。自诉两个月前突发肛门左侧有一鸽蛋大小包块,肿胀疼痛,经抗生素静滴治疗,疼痛稍减,肿块未消,每因劳累则肿痛又起,无恶寒发热,无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无便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