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果实类药材种子鉴别

    一、果实类中药果实类中药采用完全成熟或将近成熟的果实,少数为幼果。

    多数采用完整的果实,如五味子;

    有的采用部分果皮或全部果皮,如陈皮、大腹皮等;

    有的采用带有部分果皮的果柄,如甜瓜蒂;

    有的采用果实上的宿萼,如柿蒂;

    有的采用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如橘络、丝瓜络;

    有的采用整个果穗,如桑椹。

    (一)性状鉴别

    鉴别果实类中药,应注意其形状、大小、颜色、顶端、基部、表面、质地、破断面及气味等。

    顶端有无柱基等附属物。

    下部有无果柄或果柄脱落的痕迹;有的带有宿存的花被,如地肤子。

    表面有的具毛茸的;有时可见凹下的油点,如陈皮、吴茱萸。一些伞形科植物的果实,表面具有隆起的肋线,如茴香、蛇床子。有的果实具有纵直棱角,如使君子。

    气味有的果实类中药有浓烈的香气,可作为鉴别真伪及品质优劣的依据。

    完整的果实,应观察内部的种子,注意其数目和生长的部位(胎座)。

    (二)显微鉴别

    果皮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三部分:

    (1)外果皮通常为一列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

    有的具有毛茸,多数为非腺毛,少数具腺毛,如吴茱萸;

    有的具腺鳞,如蔓荆子;

    有的表皮细胞中含有色物质或色素,如花椒;

    有的表皮细胞间嵌有油细胞,如五味子。

    (2)中果皮大多由薄壁细胞组成。有的可见维管束、石细胞、油细胞、油室或油管等存在。如茴香的中果皮内可见油管。

    (3)内果皮大多由l列薄壁细胞组成。

    有内果皮细胞全为石细胞,如胡椒;

    有些核果的内果皮,则由多层石细胞组成;

    伞形科植物的果实常见,“镶嵌细胞”,即以5~8个狭长的薄壁细胞互相并列为一群,各群以斜角联合,镶嵌状。

更多中药材
  • 雷鸣 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医院患者邵某,男,63岁,农民。2009年3月21日上午在田间劳作时突发呆滞不语,约十分钟后又似乎清醒,而回家休息,时而烦躁,时而抑郁,渐至神志欠清,先后前往多家中西医院住院治疗,诊为“重症病毒性脑炎”,予抗病毒、抗......
  • 小儿惊厥是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导常放电所致,为儿科常见症。一般以1~5岁小儿为多见。临床表现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痉挛性或强直性、限局性抽搐,发作时间过久,可因缺氧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中医学称之为“惊风”,由于发病有急有缓,证候表现......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决明子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归肝、肾、大肠经。功能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神农本草经》将决明子列为上品,谓其“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通、泪。服益精光,轻身”。《日华子本草》言其“助肝气,益精;用水为......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
  • 郭俊田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失瘖有虚实之分。《景岳全书》曰:“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症在标,因窍闭而瘖也,虚者其症在本,因精气内夺而瘖也。”《张氏医通》曰:“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实证 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