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山药的栽培技术与管理

    别名野山药、怀山药。药用部分为其根。有健脾养胃、补肺益肾 的作用。

    植物特征 多年生缠绕草本,茎细长。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腋间常生球形 珠芽(名零余子或称山药豆),叶柄细长,叶形多变化,通常三角状卵形或三角状广卵形,叶脉7-9条。雌雄异株,穗状花序,雌花序下垂,雄花序直立,花小,黄绿色。果实有三棱,呈翅状,成熟后 枯黄色。地下块茎圆柱形,肉质,生有多数须根。

    产地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主产于河南、山西、河北、陕西等地。

    栽培方法

    1.生长习性:野生于山区向阳的地方,喜温暖,耐寒,在北方稍行覆盖可以越冬。由于山药是一种深根性植物,故栽培地区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土壤酸碱度以中性最好,若土壤为酸性,幼生支根和根瘤,影响根的产量和质量;过碱,其根部不 能充分的向下生长。因此,在我国畔部地区栽培,于较酸性土壤上应施适量石灰,来中和土壤酸度。

    2.繁殖方法:主要用芦头和珠芽(山药豆)繁殖。芦头繁殖 每年10月份将地下根挖出,将山药上部芦头4-5寸长折下,于日光下略晒,使其水分蒸发,经过日晒2-3天后,伤口愈合放入室内或室外挖坑贮藏。坑的深度及盖土厚度以不使芦头受冻为度,河南坑深为1.3尺,盖土2寸,天冷时覆土至3-4寸。保持湿润。翌年4月(清明-谷雨)取出,在畦内按行苦1-1.5尺,株距5-6寸,开沟栽种,将芦头顺序平放于沟内,盖土。珠芽繁殖4月中旬将上年秋天采收珠芽(山药豆)从坑中取出,稍晒,即可进行栽种,行距6-8寸,株距3-4寸,沟深1-1.2寸-将珠芽放入沟内,覆土,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可出芽。

    3.田间管理:出苗后,即设支架,以使茎蔓向上生长,支架材料不限,竹杆、秫秸杆及树枝均可。在5-8月期间,应分次追肥,以粪稀及厩肥为主,可结合浇水施用或撒布于根旁,浇水后遇雨,土壤过湿,根不向下生长而形成叉根,因此,雨季应注意排水工作,浇水要适量,浇水过多也容易引起锈病,使早期落叶,影响根的产量。

    4.病虫害防冶:病害 主要有白锈病、褐斑病。白锈病于春季发生;褐斑病夏季发生。防治:(1)搭支架,使通风良好,不能在阴湿积水的地方种植;(2)用波尔多液(1:1:140)防治。

    虫害 主要有蛴螬、地老虎,咬食根部。防治:(1)整地时施6%六六六粉每亩3斤,掺入土表层;(2)发生时用毒铒诱杀。

    采收加工 芦头栽种当年收,珠芽繁殖第二年收,于霜降后叶呈黄色时采挖。洗净泥土,用竹刀或碗片刮去外皮,日晒或烘烤干燥,或趁鲜切片。

更多中药材
  • 痰湿质比较多见,我们常见的胖人,肥胖的人。痰湿体质症状表现为:口粘多痰,腹部肥满,肚子比较大,面色油腻,并且头发一面色油腻,性格比较稳重,这个舌苔厚腻,舌苔是黄色的,厚厚的白白的腻的,并且这些人喜欢吃甜食,喜欢吃肉类这些东西。......
  • 阳虚质对应阴虚质,阴虚质最大特点是口渴。表现为,口燥咽干,手足辛热,并且形体偏瘦,大便干结,还有这个情绪方面,情绪比较急躁。这些就是阴虚质的总体特征。......
  • 阳虚质主要表现是怕冷,这个比较多见,特别是女性同志比较多见,怕冷一族,它表现是畏寒肢冷,肌肉松软,精神不振,还有性格内向。阳虚质这个病比较特点的就是,在暖和的天气时,别人穿短袖,他戴着棉帽子,穿着棉衣,怕冷是阳虚质的典型表现。......
  • 气虚质在临床表现就是乏力,我们首先看病人没劲乏力,就是气虚质。它的表现主要是乏力自汗,肌肉松软,气短懒言,精神不振,并且这些人性格比较内向,这是气虚质。......
  • 第一个是平和质,第二个呢是气虚质,第三个是阴虚质,第四个阳虚质,第五个痰湿质,第六个湿热质,第七个血瘀质,第八个气瘀质,还有我们情况比较特殊的特禀质,共分为9种体质。每种体质症状表现是不一样,我们先来了解这个平和质,平和质是我们正常的一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