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猪鬃刚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鬃刚别名

    白背铁线蕨、铁丝草、碎叶猪鬃草

    来源

    蕨类铁线蕨科猪鬃刚Adiantum davidii Franch.,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湖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通乳。主治膀胱炎,血淋,乳腺炎,乳糜尿,睾丸炎。

    用法用量

    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猪鬃刚拼音注音Zhū Zōnɡ Gānɡ别名

    猪鬃草、铁丝草、碎叶猪棕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铁线蕨科植物白背铁线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antum davidii Franc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1400m的林下溪边或干燥环境。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态

    植株高15-40cm。根茎长而横生,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深棕色、阔披针形鳞片。叶远生;叶柄长8-20cm,坚硬,向上至小羽片柄均为栗红色,有光泽;叶片厚纸质,上面草绿色,下面灰绿色或灰白色,两面光滑无毛,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10-18cm,宽6-10cm,三回羽状;羽片3-5对,互生,下部有短柄,向上的近无柄,卵状三角形,基部1对稍大,长5-9cm,宽1.5-3cm,二回羽状;一回小羽片3-5对,斜阔三角形,互生,斜展,基部1对长达3cm,羽状;末回小羽片倒三角形,长宽各约7mm,上缘不育部分有阔三角形刺尖头的锯齿,两侧全缘,基部楔形;叶脉由末回小羽片基部向上二叉分枝,伸达齿端。孢子囊群圆肾形,着生于小羽片上缘的凹缺内,通常1个或偶有2个;囊群盖肾形至圆形,黄棕色,成熟时褐黑色,质厚,全缘。

    性味

    微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水通淋。主痢疾;尿路感染;血淋;乳糜尿;睾丸炎;乳腺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慈姑叶拼音注音Cí Gū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慈姑的叶片。性味①《本草图经》:“味甘微苦,寒,无毒。“②《重庆草药》:“(全株)辛辣,有小毒。“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治疮肿,丹毒,恶疮。①《日华子本草》:“研敷蛇虫......
  • 《中药大辞典》:慈姑花拼音注音Cí Gū Huā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泽泻利植物慈姑的花。功能主治《中国医学大辞典》:“明目,去湿。治一切疗肿痔漏。““祛湿之功,同于茵陈。“用法用量治一切疔疮:慈姑花适量。用冷开水洗净,捣敷患处。孕妇忌......
  • 拼音注音Cí Zhú别名甜慈、酒米慈、钓鱼慈、丛竹来源禾本科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以竹芯、竹叶、竹根(根状茎)入药。生境分布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味苦、甘,微寒。......
  • 《中药大辞典》:慈竹叶拼音注音Cí Zhú Yè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叶或卷而未放的嫩叶(慈竹叶)。 全年可采。摘下嫩叶,晒干或鲜用。生境分布生于平地或低丘。分布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产四川、贵州等地。原形态慈竹(《......
  • 《中药大辞典》:慈竹根拼音注音Cí Zhú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根茎。性味下乳。功能主治内服:炖肉或煎汤,鲜者1~4两。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慈竹根拼音注音Cí Zhú Gēn英文名rhiz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