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胡桐泪散

    《医宗金鉴》卷六十五:胡桐泪散处方

    胡桐泪 细辛 川芎 白芷各4.5克 寒水石(煅)6克 生地3克 青盐0.6克

    制法

    共研细末。

    功能主治

    治牙宣。

    用法用量

    干掺牙龈患处,待炖饭时,以温水漱去,少时再上。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五《圣济总录》卷—一九:胡桐泪散处方

    胡桐泪1两,丹砂半两,麝香1分。

    制法

    上为极细散。

    功能主治

    牙齿历蠹,齿根黯黑。

    用法用量

    常用揩齿。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圣济总录》卷一二○:胡桐泪散处方

    松节1两,细辛半两,胡桐泪1两,蜀椒1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骨槽风痛,龈肿齿疏。

    用法用量

    分5次用,每次以酒2盏,煎10余沸,去滓,热含冷吐。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圣济总录》卷一七二:胡桐泪散处方

    胡桐泪1两,铜绿1钱,麝香少许。

    制法

    上药同研令匀。

    功能主治

    小儿牙疳疮。

    用法用量

    每用药少许,以鸡翎扫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圣惠》卷三十四:胡桐泪散处方

    胡桐泪1两(烧赤,细研),石胆1两(细研),黄矾1两(烧灰,研),芦荟1两(细研),光明砂半两(细研),麝香1分(细研),川升麻1两,细辛3分,乱发灰1分,当归半两,牛膝半两(去苗),芎藭半两。

    制法

    上为散,入研了药,更研令匀。

    功能主治

    齿漏疳,龈上生疮肿痛;足阳明胃经虚,风热所袭,传流齿牙,攻注龈肉,则至肿结妨闷,甚者与龈间津液相博,化为脓汁。

    用法用量

    每用先以甘草汤洗漱令净,后用药敷之,有涎即吐却,日3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圣惠》卷三十四:胡桐泪散处方

    胡桐泪1分,川升麻1分,白矾灰1分,细辛半分,独活半分,麝香(细研)半分,当归半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分,白芷半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牢牙定痛。主齿痛。

    用法用量

    夜临卧时,先揩齿,漱口令净,用少许贴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圣惠》卷三十四:胡桐泪散处方

    胡桐泪1两,槐树根5两,白蔷薇根5两,垂柳梢5两,李树根5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骨槽疼痛,龈肿齿疏。

    用法用量

    每用半两,以水2大盏,煎至1盏,去滓,热含冷吐。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圣惠》卷三十四:胡桐泪散处方

    胡桐泪1两,波斯盐绿1分,石胆半两,丁香1两,生干地黄2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固齿生肌。主牙齿根宣露摇动。

    用法用量

    每服1字,涂敷齿根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圣济总录》卷一二○:胡桐泪散处方

    生地黄1斤(取汁),白矾半两(枯,研),麝香1分(细研),胡桐泪半两(细研)。

    制法

    上为极细末,与生地黄汁相和令匀,于银器中,即以文武火慢慢煎成膏。

    功能主治

    骨槽风痛,龈肿齿疏。

    用法用量

    每用1字,食后、夜卧以药于牙龈上涂之。有津即咽。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川乌1个(炮去皮尖),草乌7个(炮去皮尖),川芎半两,石膏1两(煅),荆芥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头痛。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好茶点下。注意忌鲇鱼。摘录《医方类聚》卷八十二引《吴氏集验方》......
  • 处方红升丹加珍珠散。功能主治收口。主疮疡。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 处方南星4两,半夏4两。制法上为末,烂姜半斤研捣,锉半、星为丸,以楮叶裹缚却,于草中罨之,曲法候干,入去皮香附子4两为末,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五引《经效济世方》......
  • 处方半夏 杏仁(去皮、尖)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姜汁为丸,绿豆大。功能主治化痰止嗽。主小儿咳嗽。用法用量每服3克,生姜汤送下。摘录《仙拈集》卷三......
  • 《本草纲目拾遗》卷五引《百草镜》:半枝莲饮处方鼠牙半支莲30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肿消痈。主发背,对口,痈肿,疔疮。用法用量上药一味捣汁,陈酒和服。渣敷留头,取汗而愈。摘录《本草纲目拾遗》卷五引《百草镜》《纲目拾遗》卷五引《百草镜》:半枝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