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几种有毒中药材的炮制

    川乌和草乌

    取川乌或草乌净药材,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共煮4~6小时或蒸6~8小时,直至个儿大者及实心者切开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七成干或闷润,切厚片,干燥。川乌、草乌生品有大毒,供外用,制后可供内服。

    白附子

    取白附子药材,用水洗净,大小分档,清水浸泡,秋冬季泡4~5天,春夏季2~3天,如起泡沫,则换水时加白矾2%,泡1日后换水,直至内无干心,捞出。每100kg加生姜25kg(捣碎)、白矾12.5kg共煮,至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厚片,干燥即可。

    黑附子

    将生附子用清水洗净后切成直片,放入清水中浸泡2~3天。取出后,每100kg用生姜(片)20kg垫在蒸笼的底层,上面放附片,最上面再以生姜片覆盖,用武火蒸至附片表面出现胶质,用手触之粘手为度。而后放在烈日下晒干,过筛即成。

    马钱子

    取马钱子药材,大小分开,投入受热翻动滑利灵活的沙中,翻炒至鼓起,外表呈棕褐色或深褐色时,取出,筛去沙,放凉,除去绒毛即可。

    巴豆霜和千金子霜

    取巴豆或千金子净药材,研如泥状,里层用纸,外层用布包严,蒸热,压榨去油,如此反复操作,至药物松散成粉,不再粘结成饼时,取出即可。

    天南星

    (1)制南星

    取净天南星,大小分开,以清水浸泡7~14天,每日换水2~3次,至口尝微麻舌时,捞出。再置容器内,每100kg加生姜片25kg、白矾12.5~25kg,加水浸泡3~4周后,再移入锅内,煮至透心(内外一致),捞出,去除生姜片,晒至六成干,切薄片,干燥即可。

    (2)胆南星

    取用清水泡过的天南星,趁湿每100kg加生姜、白矾末各15kg,再加适量清水腌至无麻味,取出,拣去生姜片,洗去白矾,干燥,研成细粉,而后每1kg加入胆汁2.5kg,混合拌匀,置笼屉内蒸30分钟,取出,切成小方块,干燥即得。

    半夏

    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清水浸泡7~10日,每日换水2~3次,取出备用。

    (1)清半夏

    将备用半夏置锅内,加入白矾水煮,并不断搅拌,约2~3小时,至切开内无白心时,捞出,晾至六成干,切薄片,干燥即得清半夏。

    (2)姜半夏

    按每100kg半夏加生姜25kg、白矾12.5kg的比例,取生姜片煎汤,然后加入白矾,再入浸上述备用半夏共煮,至切开内无白心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薄片,干燥即得姜半夏。

    (3)法半夏

    按每100kg半夏加甘草16kg、生石灰20kg的比例,取甘草煎汤,再将生石灰投入汤中搅拌,略沉淀,取上清液,将上述备用半夏投入其中,浸泡4~5日,至药材变黄,切开内无白心时,捞出,冲洗干净,阴干即得法半夏。

    红娘子和斑蝥

    将锅烧热,加米于锅内,炒至冒烟时,投入红娘子或斑蝥药材,炒至米呈黄棕色,取出筛去米即可。

    有毒中药材炮制应注意加强劳动保护措施,尽可能避免药材炮制时产生的气味或粉末对人体裸露部分和粘膜造成刺激。口尝中药,一不可过量,二要尝后立即漱口。

更多中药材
  • 根据病因不同,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属中医“脱证”范畴。病因病机(1)亡血失津:突然内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也伤,......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唐代大医孙思邈继承了历代医家对温疫的预防经验和诊治思想,提出了“瘴疠”、“温风”、”毒气”等病因,肯定了“毒”是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治疗上突出清热解毒。但提到避瘟时却倡用温药。避瘟为防病,“凡能依时摄生者,可居......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生白术60克,麦冬30克,生地黄18克,炒枳实30克,柴胡30克,元参18克,厚朴30克,熟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治疗习惯性便秘之专用经验方。石氏认为人体气机升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