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乌头汤

    《金匮要略》卷上:乌头汤处方

    麻黄 芍药 黄耆 甘草各9克(炙)川乌6克(哎咀,以蜜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即出乌头)

    制法

    上五味,哎咀四味。

    功能主治

    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用法用量

    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纳蜜煎中,更煎之,服140毫升,不知,尽服之。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汉·《金匮要略》:乌头汤组成

    麻黄、黄芪、芍药、炙甘草各三两(各9克)、川乌五枚(9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温经散寒,舒筋止痛。

    主治

    主治寒涩痹痛,痛有定处,遇寒则甚,肢节挛缩,不可屈伸,舌苔薄白,脉弦紧等。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各类疼痛、类风湿关节炎等病症。

    类风湿关节炎:将70例患者随机对照组34例予塞来昔布及甲氢蝶呤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头汤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晨僵、握力、关节疼痛,20米步行时间等症状体征均显著改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沉( 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小板计数(BPC)值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生对ESR、BPC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新中医》2008年第11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寒涩痹痛。方用川乌、麻黄温经散寒,配以芍药、甘草缓急止痛。临床应用以关节疼痛有定处、筋脉拘急、苔白、脉弦紧为辨证要点。《金匮要略》原方乌头未提及炮制,但是用蜜同煎以解其毒,今多用制川乌头有毒,用量宜由小量开始逐步增加,如3~5克增至15克,且应久煎,则较为安全,此外,琵伍蜂蜜、甘草等既能止痛,又可制约毒性,可为应用时参考。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乌头汤乙醇提取液对二日苯引起的小鼠耳部炎症和大白鼠塑料肉芽肿均有非常明显的压制作用。提示其能抑制炎症早期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渗出,也能抑制毛细血管增生和纤维母细胞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长:此外,还使大白鼠胸腺明显萎缩而肾上腺重量增加,似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方歌

    寒湿痹证乌头汤,黄芪草芍配麻黄,益气蠲痹通关节,专除少气寒湿僵。

    摘录汉·《金匮要略》
更多中药材
  • 《中国药典》:安神补心丸处方丹参300g 五味子(蒸)150g 石菖蒲100g 安神膏560g性状为棕褐色的浓缩丸或糖衣丸;味涩、微酸。炮制上四味,安神膏系取合欢皮、菟丝子、墨旱莲各3份及女贞子(蒸)4份、首乌藤5份、地黄2份、珍珠母20份......
  • 处方当归1钱2分,川芎7分,白芍1钱(炒),生地黄1钱2分,白术1钱,茯神1钱2分,远志(甘草水泡,去心)8分,酸枣仁(炒)8分,麦门冬(去心)2钱,黄芩1钱2分,玄参5分,甘草3分(一方无远志、麦门冬、黄芩、玄参、加陈皮、柏子仁、酒炒黄连......
  • 拼音注音ān Shén Jiě Yù Tāng组成茯苓30g,九节菖蒲30g,郁金15g,牡丹皮15g,炒栀子10g,仙茅10g,淫羊藿15g,合欢皮30g,五味子15g,女贞子15g,莲子心10g。主治更年期综合征。以烘热汗出、心烦焦躁、......
  • 处方南星末5两,川加末1两5钱(先以姜汁拌浸半日,入南星末调,和匀成饼,于饭甑内蒸半日),人参末1两5钱,制远志末1两5钱,飞过辰砂(研)7钱5分,琥珀7钱5分,酸枣仁(炒,研末)1两。制法上用雄猪心血3个,入竹沥,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金......
  • 处方石菖蒲1两,远志1两,人参1两,获神1两,川芎1两,山药1两,麦门冬1两,铁粉1两,天麻1两,半夏1两,南星1两,茯苓1两,细辛5钱,辰砂5钱。制法上为末,生姜5两取汁,入水煮糊为丸,如绿豆大,另以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消风痰。主惊悸。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