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治疗腹痛不能用解热镇痛药

    不久前,在笔者所在的城市,一位李姓21岁青年男子因胃痛、大量柏油样便后晕倒在厕所被急送医院。当时他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体温不升,血压50/30毫升汞柱。入院诊断为多发性胃溃疡合并出血、失血性休克。经过为期一周的积极救治,在花费2000多元医药费后,小李才转危为安。

    位小李平时胃就不好,在吃酸甜食品之后有泛酸、胃灼热、胃脘疼痛症状,但没有查过胃镜,也未进行正规治疗。出血的前两天有大量饮用白酒的历史,饮酒量为1.2斤,酒精度为45°。在饮酒后又美美地吃了一顿麻辣烫。过了3小时,自感胃脘疼痛,伴泛酸、胃灼热、嗳气、恶心、呕吐、腹痛。不懂一点医学常识的小李以为治疗感冒发烧头痛的复方阿司匹林也可以治疗腹痛,遂将两片复方阿司匹林一次服下。吃药后20分钟,自觉脘腹疼痛消失。可是不到一个小时,小李开始拉黑便,但未能引起重视,直到出血过多晕倒在厕所时才被家人送到医院诊治。

    从小李的病史看,很可能他平时就有胃和/或十二指肠溃疡,应戒酸、甜、辣食品及消炎痛、保泰松、阿司匹林、强的松等伤胃药物,并及时检查治疗。大家知道,麻辣烫以“麻、辣”出名,其调料的主要成分是辣椒、花椒;烈性白酒不乏辛辣的味道;复方阿司匹林(A.P.C)属解热镇痛药物,由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组成,对感冒发烧头痛及关节、肌肉疼痛有治疗作用,对胃肠道疾病不仅没有治疗作用,还会帮倒忙,因其口服后,其中的阿司匹林在胃内水解成水杨酸,而水杨酸对胃黏膜有直接腐蚀作用。这三者,均可对胃粘膜造成强烈的刺激,从而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甚至导致溃疡出血或穿孔。

    也许对于药师来说,“治疗腹痛不能用解热镇痛药”这样的知识再简单不过,但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这样看似简单的知识恰恰是很多普通消费者容易进入的误区,可见,在指导消费者合理、安全用药的道路上,药店和驻店药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药师需要在平时倡导科学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比如奉劝嗜酒和贪吃麻辣烫的顾客们“口下留情”,让健康和大家常相伴!

    (伏新顺)

更多中药材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唐代大医孙思邈继承了历代医家对温疫的预防经验和诊治思想,提出了“瘴疠”、“温风”、”毒气”等病因,肯定了“毒”是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治疗上突出清热解毒。但提到避瘟时却倡用温药。避瘟为防病,“凡能依时摄生者,可居......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生白术60克,麦冬30克,生地黄18克,炒枳实30克,柴胡30克,元参18克,厚朴30克,熟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治疗习惯性便秘之专用经验方。石氏认为人体气机升降出......
  • 急性心肌梗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是冠......
  •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王某,女,41岁。2009年9月13日初诊。腹痛泄泻1年余,大便日3~5次,便稀,有时带有黏连之物,伴腹痛,每逢情绪波动则腹痛腹泻加重,胸闷腹胀,嗳气少食。腹部触之,脐上有索条状块物,时有低热。舌质红,有瘀斑,苔薄白,......
  • 沈知行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施仁潮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灵活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疗痛风,取得显著疗效。现将其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痛风的经验介绍如下。论发病,重“热血得寒,瘀浊凝涩”元代名医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就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