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魔芋中毒与解救

    (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

    【别名】鬼头、鬼芋、麻芋子、蛇头子、黑芋头、药杆莲。

    【功效】消肿散结,解毒止痛。

    【不良反应机制】主要成分含葡酸甘露聚糖,也有认为含生物碱,如生食或超量应用,可引起中毒。其机制是麻痹呼吸中枢和运动中枢。外用对皮肤和粘膜有腐蚀性。

    【不良反应】一般食后O.5~3小时发病,开始咽喉和胃肠有灼热感,舌咽部灼热、痒痛、肿大,继之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语言不清、舌运动不灵活、出汗、心慌气急、面色苍白、脉弱无力、惊厥、呼吸不规则,最后死于呼吸中枢完全麻痹.

    【治疗与解救】

    (1)用1:2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5%鞣酸溶液洗胃。而后服通用解毒剂。服盐类泻剂导泻,如硫酸钠。服蛋清、鞣酸或稀醋。

    (2)静脉输入5%葡萄糖盐水或10%葡萄糖液。

    (3)皮肤中毒可用水或稀醋、鞣酸洗涤.

    (4)中医药治疗:

    1)醋50~100ml,加生姜汁少许,内服一半,含漱一半。

    2)生姜30g,防风60g,甘草15g,用四碗清水煎成2碗,先含漱一半,后内服一半。

    3)生姜100g,一半含漱,一半内服。

    4)绿豆15g,生姜30g,白矾6g,甘草15g,水煎2次,合在一起,每2小时1次,2次服完,连服3~5剂。

更多中药材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刘某某,女,43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素有风湿性关节炎,每逢阴雨天气,全身关节活动受限,僵硬不舒,沉重无力。口黏,口干喜饮,二便正常。舌有齿痕,苔偏黄,脉弦细。辨证为寒湿之邪,瘀痹关节,治以散寒祛湿,活血......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五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用以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五种痞证。痞证是指患者胃脘部有痞闷不舒或有堵塞感的一种自觉症状,不仅可见于伤寒误下邪陷,亦可见于内科杂病、温热病等。仲景五泻心汤,首创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治疗大......
  •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指甲亢表现有急剧的致命性加重。这是甲亢少见的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甲亢危象常在未诊断或治疗不彻底的久病甲亢患者中发生,女性多见,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少见。特征为发热,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以及循环系统、中枢神......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某某,男,24岁。2007年10月28日初诊。患者经常咳嗽10余年,自觉腹中有寒气上涌而咳,痰少,痰质稀白,时有发灰,稍饮凉水便可引发咳嗽。纳可,喜热饮,腹部怕凉,大便不爽,曾服三仁汤无效。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数。辨......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山茱萸9克,山药15克,熟地黄15克,干姜3克,茯苓12克,牡丹皮6克,熟附片3克,生甘草30克(或生甘草皮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所创,系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之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