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牛筋草中毒与解救

    (Herba E1eusinis Indicae)

    【别名】蟋蟀草、路边草、鸭脚草、蹲倒驴、千斤草、千千草、千人拔、扁草、稷子草。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止血。

    【不良反应机制】全草中的主要有毒成分为硝酸盐及少量亚硝酸盐,超量可发生中毒症状,对胃肠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毒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腹痛、腹泻等。

    【治疗与解救】

    (1)早期用1:2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2%鞣酸溶液洗胃,内服硫酸镁导泻。

    (2)静脉缓慢滴注5%葡萄糖盐水或10%葡萄糖溶液。

    (3)对症治疗:

    1)呕吐严重时,口服冬眠灵25~50mg,每日2~3次。

    2)腹痛、腹泻剧烈时,口服盐酸黄连素片0.3g,每日3次,连服2~3天。

    (4)中药治疗:

    1)陈皮9g,厚朴9g,白术9g,甘草9g,藿香9g,元胡12g,白芨9g,加水煎煮2次,早晚分服,连服3~4剂。

    2)陈皮9g,半夏9g,茯苓9g,乌药9g,木香6g(后下),甘草9g,水煎服。

更多中药材
  • 一、气血虚,气血提供的动力不足,月经的时候气血下注冲任气血更虚,不足以供养头部,一般是经期或者经后头痛。另外伴有心悸气短,月经量少,舌淡质稀,舌淡苔薄等症状。二、阴虚阳亢,身体阴虚,经行则冲任阴血外泄,治肾阴更虚而肝阳旺,风阳上扰清窍引起头......
  • 一、肾气亏虚型,症状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肠、面色晦暗、舌淡苔薄、脉沉细。调理方法是:补肾填精,养血止痛。二、气血虚弱型,症状表现经期或者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
  • 第一种是月经频发,如果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我们称为月经频发。第二种情况是月经稀发,如果月经周期超过35天,甚至几个月才来一次月经,我们成为月经稀发。第三种情况是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流血没有规律性,可能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也可能沥沥拉拉毫无时......
  • 第一个湿热型,它的表现呢我们看脸上长痘,油光满面,便秘或大便糖稀,舌头红,或者是舌苔发黄,这调理我们需要疏肝利胆,清热祛湿啊。第二种情况是痰湿型的,它是临床表现来看就是易胖体质,痰湿型这个类型一看就是个胖人体质,同时伴有四肢沉重,习惯躺着或......
  • 第一种类型:心火偏亢,症状表现为心烦不寐、烦躁不宁、怔忡、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我们调理的方法是:清心泻火,宁心安神。第二种类型:肝郁化火,症状表现为急躁易怒、不寐多梦甚至彻夜不寐、伴有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