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狄仁杰“急病行志”

    单健民 江苏省阜宁县中医院

    在有关狄仁杰的影视剧中,常常见到狄仁杰以针灸为人治病的场景,这使人想到以善于断案,不畏权势,举贤荐良著称的唐初大臣狄仁杰,还是一位知医识药、擅长针灸的一代名医。

    唐·薛用弱《集异记》和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都载有这样一个故事:狄仁杰精通医药,尤善针灸术。唐·显庆(公元656-661年)间他赴京应考,路过华州(今陕西华县),见街道旁人众如堵,狄仁杰牵马遥望,见一大牌,上书“能疗此儿,酬绢千匹”。近视之,牌侧睡一年约十四、五岁的富家子。鼻端生一瘤,大如拳,根蒂如箸。触之,酸痛刺骨。两眼为瘤所累,使目睛翻白。痛苦危亟,命在顷刻。狄仁杰恻然良久,乃曰:此病我能治。患儿父母、亲属叩头祈请,随将千匹酬绢置于坐侧。狄仁杰嘱将患儿扶起,于脑后下针寸许,边行气,边问患儿,酸麻胀重感觉到患处否?患儿点头,狄仁杰立即拔针,鼻瘤亦应手而落。双目如初,疼痛立解。其父母、亲属感激涕零,将酬绢奉上。狄仁杰笑曰:“吾哀尔命之危逼,吾盖急病行志耳。”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是履行一个医者的职责,怎能以技牟利。说罢,上马而去。

    关于狄仁杰精医擅针术,不见于唐史,可能是其政绩显著,医名为政名所盖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刘伯阜教授,在其《古代笔记小品赏析》中说:“狄仁杰是唐初一位传奇人物,素谙针术,施人救世,新、旧《唐书》、《唐会要》等史籍无片言所及,大概是狄仁杰政绩过于显著,从而掩盖其他方面成就,而笔记小品在这方面,恰好填补了史籍之不足”。

更多中药材
  • 这个出汗的类型啊,有很多,中医把它分为自汗,盗汗,那还有一部分病人呢?是自汗当中的一种,是以上半身出汗为主,特别是在稍微活动之后啊,或者是吃饭之后啊,或者是喝点水,马上就出现上半身出汗,以头面或者头颈部为主。那这样的病人呢,我们就要认真的分......
  • 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些老人过度的追求这些养生或者是健康,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或者以全素为主,甚至连蛋奶都不吃,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个别老年人甚至因为控制这些饮食造成了营养不良,甚至是严重的贫血,是在临床上都发生过,这就得不偿失了。老年人随着年龄增......
  • 大家好,大家呢都对三伏贴呢有所了解,它的完整叫法呢,应该叫做伏九贴敷法,就是在三九和三伏进行穴位的贴服,利用药物渗透的原理,刺激穴位来达到振奋阳气,祛病防病的效果。那适合哪些人群呢?伏九贴服呢,适合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
  • 那么中医,通常把这类疾病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等。它主要的疼痛方式,通常我们所说的心胸痹痛,通俗来讲叫心绞痛,或者是闷痛,刺痛,烧灼样疼痛,或者是刀割样疼痛。那么以绞痛和刺痛为多见。通常诱因都是因为劳累,比如说老年人早晨起来去早市......
  • 首先,就是失眠多梦,为什么会引起失眠多梦呢?是因为肝火扰动心神,中医讲,肝属木,心属火,肝火旺盛的时候,木能生火,就会使心火亢盛,心神就被扰动,就会引起心神不安,从而出现失眠多梦,那同样,肝火也会犯胃,出现脘腹胀痛,肝属木,胃属土,木能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