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最佳靶点.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几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存在共同不足,如在治疗心律失常时,往往又诱发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达10%以上,同时还诱发传导阻滞和药源性心衰,且对某些顽固性心律失常无效。

    建国以来,我国曾大量筛选抗心律失常中药,先后发现数百种中药单体和复合物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如苦参碱、小檗碱、小檗胺、粉防己碱、黄杨碱、青蒿素、心律齐、心泰平等,但为什么中药抗心律失常疗效有限?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室杨宝峰教授等人近20年来对中药单体和复合物进行研究,并与奎尼丁、利多卡因等西药比较,结果发现中药效能、效价低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弱于西药之故。

    杨宝峰教授提出“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最佳靶点假说”,他认为:“在心律失常发生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通道,称之为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最佳靶点。换言之,一个理想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应对最佳靶点有作用,且至少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离子通道有作用。”

    为验证上述假说,杨宝峰教授等人在动物模型上研究表明,胺碘酮等西药对以上靶点有不同程度的调控作用,故临床疗效较好;但奎尼丁等药物由于对某一作用靶点抑制过强,则易致心律失常,诱发长Q-T间期综合征,所以毒副作用较强。心律宁、心律齐、心泰平对上述最佳靶点作用较弱,故抗心律失常作用不强。而小檗碱、苦参碱、小檗胺对以上最佳靶点作用效能、效价均低于胺碘酮等西药。这就解释了中药抗心律失常作用为何弱于西药。由此可见,要想研制安全高效的抗心律失常中药,就应寻求走联合用药或作用于不同靶点的单体配伍应用的途径。

更多中药材
  • 咱们现在,营养比较过剩,人摄入热量比较高,所以现在不管是冠心病,高血压,还有糖尿病,发病的年龄,都日趋前移了,所以很多人就说应该吃得少,甚至以前我们这个古代的一些传统的观念,也提出过,叫过午不食,因为这样是最健康的。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首......
  • 那最常见的咱们就是头后的疼痛,就是后脑勺这个部位,那么它对应的就是足太阳膀胱经,一般这个部位疼痛,都是跟外邪侵袭有关,或者是风寒侵袭,或者是风热侵袭,袭扰了膀胱经,出现了这个头后的疼痛,因为后脑勺这个部分,就是足太阳膀胱经走行的部分。治疗上......
  • 那么还有的女性,说大夫啊,月经量少,月经周期不太准,那吃点逍遥丸吧。有些人呢,心情不好,总是郁郁寡欢的,而且特别没有精气神儿,还闷闷不乐的,吃点逍遥丸吧。还有些人呢,吃东西不好,一吃点儿东西啊,斜肋部胀痛,胃也不舒服,也让你吃点逍遥丸,可以......
  • 这是一手成方,它主要的功效,就是疏肝解郁,疏肝理气,那么这个方,在生活当中非常的常用。为什么这么讲啊,因为我们现在人,压力都比较大,所以说,脾气都比较暴躁,疏肝解郁,这就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所以说,这个方之所以常用,是因为现代人肝气淤结太多......
  • 在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里面他谈到了子宫肌瘤这个疾病,创造了桂枝茯苓丸这个方,所以说一直沿用到现今,也一直在用桂枝茯苓丸在治疗子宫肌瘤,那么这个子宫肌瘤的专方有没有弱点呢?我今天告诉大家,它是有一定的弱点的,什么弱点呢?他是要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