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高烧不退警惕药物热

    高烧、咳嗽、流鼻涕、咽喉痛……对于这些常见的感冒症状,很多人都会选择服用抗生素或是退烧药。但奇怪的是,有时咳嗽、流鼻涕、咽喉痛的症状消失了,但体温却降不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专家介绍,这种体温不降反升的情况在临床较为常见,医学上称为“药物热”现象。最常见的“药物热”反应见于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药物,还可能伴有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引起“药物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遗传或个人体质引起药物过敏反应,另一方面是药物作为抗原与病人体内蛋白质结合,产生致热源引起发热。患者还伴有寒颤、呕吐、贫血、背痛和血尿等症状,严重者甚则出现心跳过速、呼吸急迫、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

    如果已确诊为“药物热”,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换成另一种相同药效的药物。如果“药物热”伴有严重皮疹和其他脏器损害,应酌情使用抗过敏药、激素类药和维生素C,便于尽快康复。

    专家提醒说,并不是所有高烧不退都属于“药物热”反应,有些合并感染或者混合性细菌感染同样会出现持续不退的高烧。但“药物热”的高烧通常热度较高,伴有药物过敏等其他症状,停用药后热度立即减退。

    为预防“药物热”,病人就诊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如有药物过敏史或家族遗传病史,就诊时要主动告诉医生,及时更换药物。用药前要看准药品的使用期,不要服过期药。(王桂香)

更多中药材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五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用以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五种痞证。痞证是指患者胃脘部有痞闷不舒或有堵塞感的一种自觉症状,不仅可见于伤寒误下邪陷,亦可见于内科杂病、温热病等。仲景五泻心汤,首创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治疗大......
  •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指甲亢表现有急剧的致命性加重。这是甲亢少见的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甲亢危象常在未诊断或治疗不彻底的久病甲亢患者中发生,女性多见,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少见。特征为发热,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以及循环系统、中枢神......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某某,男,24岁。2007年10月28日初诊。患者经常咳嗽10余年,自觉腹中有寒气上涌而咳,痰少,痰质稀白,时有发灰,稍饮凉水便可引发咳嗽。纳可,喜热饮,腹部怕凉,大便不爽,曾服三仁汤无效。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数。辨......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山茱萸9克,山药15克,熟地黄15克,干姜3克,茯苓12克,牡丹皮6克,熟附片3克,生甘草30克(或生甘草皮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所创,系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之常用......
  • 马建国 马龙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李某,女,68岁。半月前颈部、腹部、双上肢、腰部、双小腿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发痒,自行用雄黄酒、红花油外搽。两小时后局部皮肤潮红,并逐渐扩展蔓延至头皮、颜面、躯干、四肢,呈现出大片状弥漫性红色皮损,上覆细薄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