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曾记桑椹成熟时

    倪项根 上海中医药大学

    夏天才刚刚露脸的时候,桑椹便熟透了,由殷红变成紫黑。

    我的家乡在江淮之间,并非桑椹的地道产区,方圆几里之地,也就一个堂叔家的菜园地旁有一株经过嫁接的桑椹树。一到春夏之交,树上的桑椹果子就由鲜艳的大红色逐渐向诱人的紫黑色转变,我们这些顽皮的孩子都知道,一年一度的桑椹熟了,味道十分甜美,但可惜的是,那个年代,或许因为整体物质供应的匮乏,也或许是整个家族就那么一棵像样的桑椹树,所以,堂叔一家就分外珍爱,珍爱到了有点吝啬的程度。一般,我们这些人平日里是几乎不可能吃到肥美酸甜的桑椹果子的,只是偶尔在堂叔全家去菜园里正式采摘的时候,如果正好碰上了,他们会多少赏赐给我们这些小孩子们一点。

    上了大学之后,读的是中医学院,无论是学习看书的过程中,还是在学校的药用植物园里,都能时常看到桑树这个树种,也在脑海里想象着桑叶、桑枝、桑白皮以及桑椹这几味同出一身的中药以及他们之间的有机联系。自然界真是神奇伟大,能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它们伴随着人类的生存而生存。这桑树就是其中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鲜嫩的桑叶可以用来养蚕,蚕吐出来的丝可以用来织成五彩缤纷的丝绸,而这些丝绸不仅在中国广受欢迎,甚至还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代表元素出现在世界各地。而养蚕过程的废弃物蚕沙依旧成为中药大家庭的一员,并且在明清时代的温病流行时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感染病毒而死的僵蚕,更是熄风止痉的良药。而遍布大饭店的蚕蛹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是体弱、病后、老人及妇女产后的高级营养补品。

    村里的干部选择的致富之路就是栽桑养蚕卖蚕茧。听说所有的桑树苗都是上级无偿支援的。正赶上那几年国家实行退耕还林的政策,栽桑养蚕的活动就在我们村里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几乎在一夜之间,漫山遍野都种上桑树苗。几年之后,幼苗成林,郁郁葱葱,而家乡的养蚕事业也在少数致富带头人辛勤努力中变成了现实。或许再过几年,春夏之交的时节,漫山遍野都是火红的桑椹了。我们的中医人,是否能未雨绸缪,研究开发一点以桑椹为主要成分的保健食品或者饮料。

    我多么期望,儿时采摘品尝桑椹的幸福记忆能够留在更多国人的心中。

更多中药材
  • 三黄,即黄芩、黄连、黄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燥湿药。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热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称为三黄,因为它们都姓黄,但经过仔细研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中医......
  • 枸杞应干燥、通风,避免高温,防蛀。不要吃太多的滋补品,枸杞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古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想到治疗效果,最好每天吃30克左右。过黄过度熏制可使枸杞明亮,外观鲜红,但对人体有害,购买时应注意不要简单地注意......
  • 山药多用于解渴(糖尿病)和虚劳咳嗽。炒后食用可治疗脾胃不足和肾气不足。但有湿热实邪者(如大便粘滞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舌苔黄腻等)不宜多服;山药有收涩作用,大便干结者不宜食用;山药淀粉酶不耐高热,不宜长时间煎炸;不要一起吃山药和甘遂,也不要和......
  •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治疗。虽然降压效果快,但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对于高血压患者,试着按摩穴位来帮助降压。以下是三个降压效果好的穴位。百会穴百会穴具有平肝潜阳、镇肝熄风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按摩百会穴可以调节微血管的收......
  • 一.野菊花是深黄色的管状花,质轻,气香,性苦寒。入心去心火,防血压高,增加心脏负担,伤心,消除心烦。心在舌头上开悟,心火一下降,也能去除口干舌燥。所有的痛痒都属于心脏,故野菊花还可以去除疖痈、喉咙痛、止痒等。入肝去肝火,防肝阳上亢引起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