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小伸筋草

    《中药大辞典》:小伸筋草拼音注音Xiǎo Shēn Jīn Cǎo别名

    英雄草(《广西植物名录》)

    出处

    《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玄参科植物短冠草全草。夏、秋采集。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疏林中。分布云南、广西等地。

    原形态

    直立草本,高30~50厘米。根分枝,细圆柱形。茎褐色。叶对生,细小,线形撕裂状。总状花序顶生;萼钟状,5裂;花冠管短,裂片5,阔,广展,近相等,黄色;雄蕊4,2长2短。蒴果卵状,宿萼较阔大。

    性味

    《云南中草药》:"苦涩,温。"

    功能主治

    ①《云南中草药》;"疏经活络,温肾止痛。治风湿,周身酸冷,胃寒痛。"

    ②《广西植物名录》:"驱肠寄生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泡酒或研末。

    复方

    ①治风湿,周身酸冷:小伸筋草三钱至二两。泡酒服。

    ②治胃寒痛:小伸筋草每用二钱。研末,一次服。

    ③治肾虚:小伸筋草五钱,炖肉二两。分二次服。

    ④治毛囊炎:小伸筋草二钱。水煎服。(选方出《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小伸筋草拼音注音Xiǎo Shēn Jīn Cǎo别名

    英雄草

    英文名Herb of Trifid Sopubia出处

    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短冠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pubia trfida Buch. -Ha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0-2100m空旷草坡或荒地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原形态

    短冠草 一年生草本,高40-90cm。根细圆柱形。茎单一或多数,直立,上部多分枝,枝具棱角和条纹,被短柔毛。叶对生或互生;叶片全状合成圆锥状;苞生叶状;花梗长约1cm,近顶处有一对钻形小苞片;萼锥状;苞片叶状;花梗长约1cm,近顶处有一对钻形小苞片;萼钏状,管部具肋10条,萼齿5,宽过于长,三角形,内部和边缘无有绵毛;花冠黄色或紫色,长约1cm,管极短,裂片5,大而开展,倒卵形,圆钝,近相等;雄蕊4,二强,花丝着生于花冠筒的上部,花药1室退化而狭窄;花柱单一,宿存。蒴果球形,先端扁平而凹陷,比萼短或等长。种子形状不齐,有长孔的网纹。花期6-7月,果期9月。

    性味

    味苦;涩;性温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湿里止痛。主风寒湿痹;胃脘冷痛;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或研末,每次3-6g。

    各家论述

    1.《云南中草药》:疏经活络,温肾止痛。治风湿,周身酸冷,胃寒痛。

    2.《广西植物名录》:驱肠寄生虫。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iàn Yì Lín Máo Jué别名小叶金鸡尾巴草、小狗脊子英文名Variant Wood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植物变异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 《全国中草药汇编》:变色红菇别名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变色红菇Russula integra (L.)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吉林、河北、陕西、江苏、福建、四川。性味微咸,平。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
  • 拼音注音Pí Dàn别名皮蛋(《随息居饮食谱》),彩蛋、松花蛋(江苏)。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鸭蛋用石灰、草灰、盐等腌制而成。性味《医林篆要》:“味辛涩甘咸,寒。“功能主治《医林纂要》:“泻肺热,醒酒,去大肠火,治泻痢。能散、能敛。“摘录《......
  • 拼音注音Biàn Dòu Cài别名山芹菜、山芹、五指疳、鸭脚板、蓝布正出处本品始载于《救荒本草》,云:变豆菜生辉县荒野中,其苗叶初作地摊野生,叶似地牡丹极大,又锯齿尖,其后叶中分生茎叉,梢叶颇小,上开白花,其叶味甘……“据其所述形态,即指......
  • 《全国中草药汇编》:壁虎拼音注音Bì Hǔ别名守宫、爬壁虎、爬墙虎、蝎虎、天龙来源守宫科动物无疣壁虎Gekko subpalmatus Gunther,以干燥全体入药。夏秋捕捉,摔死或开水烫死,晒干或焙干。东北和华东地区产一种无蹼壁虎G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