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心血管疾病用药三提醒

    我国已成为心血管疾病大国,心血管疾病积极预防、合理用药很重要。

    服药时间:有的心律失常患者,需要服用心律平,科学的服用方法是,每天24小时,每8小时服用一次。但是,绝大多数患者都是简单地采取早中晚各服用一次的方法,结果,3次药都集中在白天的12小时,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此外,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缺血等疾患的发作时间多为清晨和上午,因此,病人每天第一次服药的时间尤为重要。例如络活喜、波依定、阿司匹林、依那普利,起效平缓,其血药达峰时间4~12小时,持续12~72小时,因此,主张临睡前给药,使血药峰值落在清晨。而培哚普利、卡托普利,起效快,达峰时间短,故应早餐前给药。掌握好用药时间,及时、按时给药,可以得到最好的疗效。服药前要多与医生沟通,仔细阅读说明书。

    服药方法:缓释剂型或控释剂型的心血管药物,一般含量较大,如果咀嚼、研碎、掰开或溶于水后服,药物突然大量释放,易造成毒副作用,也达不到缓释及控释的效果。而有些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如异博定、倍它乐克可以掰开服用,故应认真阅读说明加以区别。还有些药物对胃有刺激性,如阿司匹林肠溶片,需要靠肠溶衣的保护,吃的时候不要掰开服用,而是用水送服后在肠道内发挥功效。

    用药剂量:对抗心律失常药物,应掌握小剂量给药,逐渐增加药量,再逐渐减少药量后停药,禁止立即停药。另外,老年人的用药剂量要严格遵循医嘱。比如老年人对奎尼丁的总清除率比年轻人减少50%,半衰期延长30%,血药峰浓度增加一倍,因此使用该药的维持量应减小。一般掌握在年轻人剂量的3/4,并应适当延长给药的间隔时间。

    由于个体差异,特别是心衰患者生物利用度较小,所以最好能通过监测血药浓度来调整剂量。老年人利多卡因的半衰期比年轻人长,主要原因是老年人的肝血流量减少,而利多卡因的清除与肝血流量密切相关。其中毒的发生率,50岁以下为4%,70岁以上则达8%。所以,在老年人低血流量状态(心衰或急性心梗)时使用尤应谨慎。要注意放慢滴注速度,必要时配合监测血药浓度。普鲁卡因胺是经肾脏排泄的,同理其使用剂量也应减少;还有常用的心律平,在使用相同剂量的情况下,老年人血药浓度比年轻人高,心传导异常发生率也高,所以剂量也应减少,一般每天服用450毫克左右为宜。(祝建材)

更多中药材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同病异治是辨证论治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方面。临床上常见同一种病,由于病机不同,所表现的证也不同,治法也各异。试举例说明。案1王某,男,47岁。1988年4月5日初......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神农本草经》首言麻黄“破癥坚积聚”,其后诸家本草对此功效少有提及,并且高等中医院校五版教材《中药学》在附录《本经》麻黄条文时唯独删除了这一句。盖因其功效特殊,且临床应用又有辛温耗气,峻汗伤阴之弊,故而提及较少。直至明代......
  •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朱某某,男,39岁,发现蛋白尿一年,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现尿蛋白3+,血压150/90mmHg,主诉腰膝酸软,舌淡紫,苔白,脉弦。辨证属脾肾两虚,瘀血阻滞。治法:健脾益肾,活血祛瘀。处方:生黄芪40克,党参20......
  • 痔疮的形成多因饮食不节,好食肥甘厚腻或煎炒燥热之物,以致胃肠燥热,伤津耗液,燥屎内结,长期积聚大肠;或因嗜酒成瘾,湿热下注,蕴聚肛门,致使经脉壅阻,筋脉驰纵,从而形成痔疮,反复发作。患者多辨证为实证、热证。刺络放血疗法就是针对实证、热证患者......
  • 雷鸣 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医院患者邵某,男,63岁,农民。2009年3月21日上午在田间劳作时突发呆滞不语,约十分钟后又似乎清醒,而回家休息,时而烦躁,时而抑郁,渐至神志欠清,先后前往多家中西医院住院治疗,诊为“重症病毒性脑炎”,予抗病毒、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