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健身健美脚形操

    脚被称为“人体之根本”、“第二心脏”。我们应爱脚护脚锻炼脚,因为健康就在您的脚下。

    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节奏,都已进入高速运转的快车道。尽管大家都知道健康是现代人最重要的“投资”和首选,但却苦于无暇顾及。尤其是整天忙碌着的公务员和白领一族,对追求健康只能是渴望与无奈并存。

    我在旅居美国旧金山时,曾根据中医学的经络学说和人体全息论原理,在创编“健身健脑指形操”的同时,也创编了这套“健身健美脚形操”。脚和手一样,循行着多条经络与脏腑连通,有许多穴位和人体反射区。尤其是五个脚趾与全身各个脏腑、器官密切相关。小脚趾至阴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终点穴位,具有调节泌尿系统和明目、通鼻等功能;脚底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起点,更有重要的健身防病作用;脚踝关节两侧凹陷处,属人体生殖系统的反射区,经常按摩和刺激,可催发人体激素。女性激素更具健身美容的功能,可使您皮肤靓丽,焕发青春。

    我在旧金山遇到一位姓谢的小姐,三十多岁,面色枯萎,长期患有尿频症(每隔20分钟要排尿一次),整年手足冰冷。她跑过许多医院,开了不少医方,却都没有疗效,心中很是苦闷。我就鼓励她勤练此操。两个多月后,奇迹出现了:尿频不药而愈,脸色开始红润靓丽,简直换了一个人。以后,她又把这套“脚形操”介绍给周围的亲戚朋友,都收到不同程度的效果。不久,这种不花钱、不用药的自我保健方法很快得到辗转流传,尤其深受年轻白领女性的欢迎,连不少洋人也尝试着操练。

    此操简单易行,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坚持操练者,定能收到健身强体之功效,更能还您一双靓丽的脚。如能赤脚操练效果更好。

    提踵

    双脚并立,脚跟靠拢,两脚间相距一拳半。同时作提踵动作(直膝)4×8次。为了能站稳身体,双手可扶住椅背。

    按摩脚跟内侧

    站姿同前,先将右脚稍向前移,用右脚跟的下后部按摩左脚跟内侧(即踝关节下凹陷处)4×8次;再用左脚跟按摩右脚跟内侧4×8次。此系人体生殖区反射点,能刺激和催发激素,更有健肾及防治相关疾病之功效。

    按摩脚跟外侧

    先将右脚提起,绕至左脚后跟,用右脚背及小趾外侧,按摩左脚跟踝关节下凹陷处4×8次;再用左脚以同样动作按摩右脚跟外侧4×8次。

    按摩脚背

    先用右脚弓(脚底中间凹陷处)按摩左脚背4×8次;再用左脚弓按摩右脚背4×8次。脚背经络丰富,是人体胸部反射区。位于脚弓处的涌泉穴,又是足少阴肾经要穴。

    按摩脚背外侧

    先用右脚背外侧(脚底向左),按摩左脚背外侧4×8次;再用左脚背外侧按摩右脚背外侧4×8次。

    踩脚趾

    先用右脚跟踩左脚趾,要求从大脚趾向小趾来回用力踩压4×8次;再用左脚跟踩压右脚趾4×8次。大脚趾系人体面部神经的集结区。大脚趾、第二趾、中趾、四趾、小趾的根部,是咽喉、食道、眼、耳以及泌尿系统的反射区。经常踩压能防治多种疾病及并使人耳聪目明。

    按摩小腿外侧

    先将右脚跟外侧(脚底向左),上自足三里,下至足踝处按摩左小腿外测;再用左脚跟外侧按摩右小腿外侧各4×8次。足三里系足阳明胃经要穴,有补气和促进消化功能的作用。

    按摩腓肠肌

    腓肠肌即小腿肌,俗称腿肚子。按摩时先用右脚背绕至左脚小腿肌,自上而下按摩4×8次;再用左脚背按摩右小腿肌4×8次;按摩时会有酸胀感,有放松全身经络之功能。

    转踝

    先将左脚站稳,用右脚尖踮地,作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右脚踝关节4×8次;再以同样姿势转动左脚踝关节4×8次。可提高踝关节的灵活性。

    甩脚

    先将左脚站稳(可双手扶住椅背),再将右脚稍稍提起,脚尖向下,放松踝关节,用力甩动脚背4×8次;再甩左脚4×8次。这对放松肌肉、疏通经络极有好处。(胡凤娟)

更多中药材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组成和用法公丁香、吴茱萸、厚朴、枳壳、羌活各等分,入小型粉碎机碾成极细粉末,每用2~3克填入脐中,外用活血止痛膏贴住,勿让药末外漏。每日换药1次,至痊愈为度。方解泄泻的发生,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故治疗原则以......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家民主任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已近40年,秉承享誉津门的“小儿王”任宝成老中医的思想,注重“脾胃学说”,结合任老的验案及其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脾胃论”的学说,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学术思想——以“脾胃为中心......
  •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刘某,男性,44岁,因肛门块物肿痛反复发作两个月来院就诊。自诉两个月前突发肛门左侧有一鸽蛋大小包块,肿胀疼痛,经抗生素静滴治疗,疼痛稍减,肿块未消,每因劳累则肿痛又起,无恶寒发热,无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无便血,大......
  •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痤疮病机多属血热、湿热、热毒、血瘀,一般多将本病分为肺热证、血热证、胃肠实热证、热毒证、湿毒血瘀证等,治疗上分别选用泻白散合枇杷清肺饮、桃红四物汤、清胃散、五味消毒饮和除湿解毒汤等。但我们发现,临床辨治......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鬼箭羽性寒,味苦。功能活血散瘀,杀虫。《本草述》:“鬼箭羽,如《本经》所治,似专功于女子之血分矣。又如苏颂所述古方,更似专功于恶疰及中恶气之毒以病于血者也。”忍冬藤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