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鉴别打黄中药的小妙招

    我国目前药材标准中,对药材水分没有严格控制,不法商人正是看出了这个漏洞,用硫黄熏蒸药材(即“打黄”)后,让药材中的含水量可高达20%~30%而不发霉,从而获取更多利润,一般不经硫黄熏蒸的药材水分超过15%,即容易长霉、霉烂变质。还有些不法药商对已经发霉变质中药材也常用硫黄熏蒸的办法来进行补救“美容”,经过这么一个过程,就很难再看出是霉变药材。

    过度“打黄”中药对人体有害

    如果能严格按照传统古法中药“打黄”的操作执行,中药中残留硫黄的量是很微量的,短期少量服食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服食过度“打黄”的中药对人体健康肯定是有害无益的。

    研究证明,人体食用硫黄熏蒸过的中药材,食物会破坏消化道和呼吸道系统,使这些器官的黏膜受损;另外,还对肝、肾脏等器官有损害。更严重的是,一般的小作坊出于成本考虑,熏蒸药材的硫黄质量较差,纯度不高,含有较多的铅、汞等重金属,如果食用量较大或长期食用,会引起慢性中毒。

    另外,硫黄在熏蒸过程中会与氧结合,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其溶于水,产生亚硫酸、硫酸和硫酸盐,可能会造成某些药材有效成分受到破坏,影响药材质量和疗效。

    识别“打黄”中药材有方法

    识别中药材是否被“打黄”可以从“看闻捏尝”几方面着手。

    首先是看一看,因为硫黄熏蒸后的中药材颜色过于鲜艳,因此,对颜色太鲜亮的药材要警惕,像银耳、百合、山药、霸王花、党参等煲汤常用的料,正常情况下应该呈淡黄色,如果呈雪白色的话,基本上都“打黄”过。其次是闻一闻,硫黄熏蒸后的中药材通常会有一股较刺鼻的酸味;然后要捏一捏,硫黄熏蒸后的中药材要比未熏蒸的中药材重,就连质地疏松的草药也可感觉到重量的差别。最后是尝一尝,硫黄熏蒸后的中药材通常都有一股酸味。但党参和当归这类含糖量较大的药材,哪怕被“打黄”,煲汤后的酸味也并不明显,未必尝得出,只能靠自己注意多方鉴选。(王聪)

更多中药材
  • 李军 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粉刺”、“面粉渣”、“酒刺”、“风刺”等,并认为素体阳热偏盛是痤疮发病的根本;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是致病的条件;......
  • 刘某,女,53岁,2010年10月24日就诊。患者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30余年,两日前因接触油漆,出现气紧喘息,自行吸入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后,未见明显缓解,遂到门诊就诊。刻诊见患者气促,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喉间痰鸣,诉夜间喘息不得平卧,咯白......
  • 孙亚威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乔某,女,1岁,2011年8月15日初诊。患儿腹泻5天,一日4~5次,大便酸臭如败卵。夹有奶瓣,含少量黏液,神疲,伴呕吐,食欲不振,哺乳后即泻。笔者采用“高氏揉捏法”治疗一次泻止,巩固3次而愈。具体操作如下:揉腹:......
  • 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症的月经病,临床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几种情况。月经周期缩短,经行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者,称月经先期。月经周期延长,经行错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
  • 王强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2011年8月25日《中国中医药报》载范铁兵“论肝为血室”一文,重提柯琴等“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血室男女皆有”等旧论。笔者认为此说并不妥当。肝脏虽然与血室密切相关,但是如果就说“肝为血室”或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