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花竹幽窗午梦长—— 老太太的子午觉

    吴潇湘

    手倦抛书午梦长,是许多文人的生活习惯。王安石重视午睡,有诗为证:“细书妨老眼,长簟惬昏眠。依簟且一息,抛书还少年。”读书读得倦了,在竹席小憩,只打了个盹儿,便觉有返老还童之妙。刘备三顾茅庐,第三次亲临,正逢诸葛亮午睡,不敢打扰,只在门口候着,听他醒后吟诗方始入内相见。李渔也是推崇午睡养生的,认为“午睡之乐,倍于黄昏,三时(春、秋、冬)皆所不宜,而独宜于长夏。”

    夏日午睡,令人神清气爽,远离困倦。贾府亦是遵循此道的。饱食缓行初睡觉,一瓯新茗侍儿煎。贾母有午睡习惯,从她跟刘姥姥闲话家常说自己每日“不过嚼得动的吃两口,睡一觉”,可知午睡在她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不独她,贾府上上下下大都有午睡之习,尤其在炎炎夏日。宝玉就是趁着王夫人午睡之际与金钏儿言来语往地调情,被王夫人发觉。宝钗也是在宝玉午睡未醒时坐床边代替袭人给他绣肚兜赶蚊子,被黛玉撞见。贾母劝宝钗去看戏时如是说,“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

    李渔说,夏日午睡,犹如饥之得食,渴之得饮,养生之计,未有善于此者。长夏日长,气候湿热,正宜午睡。午后小憩一觉,醒来头目清爽、困意渐消,既可补充炎热损耗的体力,还可补上昨夜因暑热未曾睡沉的觉,一举两得。

    《黄帝内经》有言:“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子时即晚11时至凌晨1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午时即中午11时至下午1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合阳”之时,最有利于养阴及养阳,因此,这两个时间段应按时就寝,以利生发阳气,养护阴气。因而午时“合阳”要小寐,即便不能入寐,也该“入静”休养。

    《红楼梦》中,绿树阴浓夏日长之时,连往日嗔莺咤燕的大观园也杳无人声,都在各自房内好梦初睡。但在白昼偏短、风雪连天的冬日却并非如此。初降瑞雪,公子小姐们在芦雪庵联诗赏梅。老太太围了大斗篷,带着灰鼠暖兜,坐着小竹轿,打着青绸小伞,兴致勃勃从上房赶了来。说笑之间,不经意带出了她的“午睡经”,原是因白天短,不敢睡中觉,抹了一回牌,想起孩子们就过来凑个趣儿。由此可见,贾母午睡也是因时而宜的,夏日长,睡一觉休养生息,冬日短,不敢多睡,就玩一会儿打发时日,并非一味饱食酣睡度日。

    老太太的午睡经在贾府自是深入人心。黛玉因贵妃省亲深夜未睡,浑身酸疼,困倦疲惫,饭后就禁不住在榻上歪着。宝玉见了,因知她向来有睡不安枕之疾,怕她夜间失眠,又恐她饭后即睡影响消化,便想尽法子与她说笑解闷。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易困时节,白昼偏又长,不如顺应时节养生,花竹幽窗,一晌午梦长,不觅仙方觅睡方。因此,再繁忙也暂且放下案头繁琐的工作吧,小憩片刻,在夏木阴阴、蝉声阵阵中醒来,品尝沉李浮瓜,感受“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夏之闲适意境。养阳、养心,更是养生之道。

更多中药材
  •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朱某某,男,39岁,发现蛋白尿一年,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现尿蛋白3+,血压150/90mmHg,主诉腰膝酸软,舌淡紫,苔白,脉弦。辨证属脾肾两虚,瘀血阻滞。治法:健脾益肾,活血祛瘀。处方:生黄芪40克,党参20......
  • 痔疮的形成多因饮食不节,好食肥甘厚腻或煎炒燥热之物,以致胃肠燥热,伤津耗液,燥屎内结,长期积聚大肠;或因嗜酒成瘾,湿热下注,蕴聚肛门,致使经脉壅阻,筋脉驰纵,从而形成痔疮,反复发作。患者多辨证为实证、热证。刺络放血疗法就是针对实证、热证患者......
  • 雷鸣 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医院患者邵某,男,63岁,农民。2009年3月21日上午在田间劳作时突发呆滞不语,约十分钟后又似乎清醒,而回家休息,时而烦躁,时而抑郁,渐至神志欠清,先后前往多家中西医院住院治疗,诊为“重症病毒性脑炎”,予抗病毒、抗......
  • 小儿惊厥是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导常放电所致,为儿科常见症。一般以1~5岁小儿为多见。临床表现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痉挛性或强直性、限局性抽搐,发作时间过久,可因缺氧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中医学称之为“惊风”,由于发病有急有缓,证候表现......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决明子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归肝、肾、大肠经。功能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神农本草经》将决明子列为上品,谓其“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通、泪。服益精光,轻身”。《日华子本草》言其“助肝气,益精;用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