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冬病为何要夏治

    本报记者 谭欣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有“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谭镇岳告诉记者,这种思想成为后世“冬病夏治”的理论依据。

    根据“春夏养阳”、“天人相应”的原则,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人体腠理疏松开泄、荣卫通达,这时进行穴位敷贴,即选用辛香、逐痰、温阳、驱寒的中药,研细末用生姜汁等调成糊状做成药饼,用胶布固定在穴位上,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时,药物最易经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所,起到驱除伏寒、防止冬季寒邪肆虐机体,鼓舞正气、预防疾病的作用。

    谭镇岳向记者解释,冬病是指好发于冬季的疾病,即因正气虚弱,感受风寒而诱发,以现代呼吸系统疾病最为常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患者,以及风湿、类风湿疾病患者。

    谭镇岳介绍,贴敷时操作规范至关重要。一是医师的操作。穴位取肺经及夹脊穴为主,辨证加减。不同疾病,贴敷的具体时间也有所差异。二是药物从加工制作、组方配伍到临床配穴,都必须遵循中医理论指导。药物配伍要灵活运用,他举例:“以呼吸系统疾病来讲,多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方,结合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那么地域不同,药物加减有什么变化呢?他介绍,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同一疾病,不仅贴敷组方有所调整,甚至同一药物用量也要因地制宜。谭镇岳建议,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可参考以下方案,药物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为基本组方,白芥子通过炒制或者调整其配伍比例以控制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其余药物均采用生药。必须提醒的是,患者和有健康需求的人群,应首先了解自己病史和体质,确定属虚寒体质后,方可请中医师制订适合自己的贴敷方案。

    当然,许多适宜冬病夏治的疾病并不仅仅局限于在伏天贴敷。例如处于急性发作期的呼吸系统疾病,还应结合中西药物治疗,才能达到最佳疗效。谭镇岳又以风湿类疾病举例:“中医理论认为寒湿三气杂合而为病,除了采取三伏天贴敷,还应配合其他中医疗法。我院将贴敷及穴位注射、冬季膏方等特色疗法相结合,疗效显著,特别受患者欢迎。”

更多中药材
  • 大家好,今天再跟大家讲一讲这个肾虚,说到肾虚,肯定会有人问,这个肾虚到底能不能自己恢复啊?针对这个问题,我来跟大家分析一下,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那么我要跟大家说的是呢,肾虚是有可能自我恢复的。那么首先要看我们这个......
  • 今天我继续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男性患者, 29岁,偏瘦一点,它的主要症状呢,头脑就是不清亮,反映问题呢就比较迟钝,然后他有头晕,特别困倦,然后有失眠,还有耳鸣。手脚呢,特别怕凉,在心脏科也看过,说他的心率,只有40次到50次,但是心脏科建议......
  • 大家好,今天我继续跟大家聊一聊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在我们脾胃病科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一个类型啊,那么往往有这个脾胃虚弱夹杂着许多的原因啊,每个人情形都不一样,那么就是从脾胃虚弱来讲,在临床上我们常见的有哪些症型呢?今天我跟大家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 大家好,今天来跟大家再说一说反酸烧心这类疾病吧,希望大家可以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在临床中啊,这样的一个患者现在特别的多见,那么同时现在呢,这个春天,这个天气啊,也是胃病,脾胃病高发的一个季节,那么反酸的症状也越来越多,那......
  • 今天跟大家再聊聊脂肪肝吧。脂肪肝现在我们临床上是非常多见的,那么有些人患者也比较担心脂肪肝是不是会演变为肝癌,那么昨天还见到一个患者,年龄不大, 30多岁,我们身体稍微胖一些,然后得的脂肪肝,验的肝功能呢,我们一般比较常见的就是转肽酶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