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精神分裂症针灸治疗个案体会

    刘晓晖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男女相等,男性一般常在17~30岁开始起病,女性在20~40岁开始起病,无器质性改变,为一种功能性精神病,本病患者一般无意识和智能方面的障碍,但发作时不仅影响本人的劳动能力,且对家庭和社会也有影响。精神分裂症病程多迁延并呈进行性发展,是一种严重而逐渐衰退的精神病,患者似乎失去了与现实的接触,难以鉴别主观与客观,认为他们的情感受到控制。

    失眠可能会加重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可分五种: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此型患者极度社会功能退缩、孤僻,阴性症状严重,有严重的精神运动性障碍。

    瓦解型精神分裂症——此型患者言语不连贯,情绪和情感体验与现实不适切,通常没有幻觉。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此型患者对他人非常猜疑,行为受被害妄想的支配,幻觉和妄想明显。

    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此型患者当前没有妄想、幻觉或破裂性言语和行为,但日常生活缺乏动力和兴趣。 分裂情感性障碍——此型患者同时具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或混合型躁狂症的症状。

    病例摘要

    患者孔某,女,26岁,海航职员,以面部痤疮、失眠来诊,面容佳,身材适中,却强烈要求减肥。与其交谈中发现其从小各方面优秀,但家庭不和,经常受父亲打骂。希望有男孩子的性格,不相信身边任何人,对任何活动都无兴趣,一直没有朋友。现工作环境空姐围绕,让她失去了往日旁人称赞的光环,她把这些归结为肥胖,久而痤疮满面,失眠难忍。医师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治以疏肝解郁,安神调志,并结合心理治疗。

    针刺的治疗由笔者操作。患者病之本在神,安神开郁为要,局部治疗为辅。给予四神针、印堂、双率谷、双太阳、双安眠、双内关、双神门安神定志;面部痤疮沿经透刺,局部围刺,结合双天枢、关元、双阴凌泉、双三阴交统调内分泌;双太冲泻郁等。针刺头部时患者感觉得气,舒适欲睡,然针刺面部时觉疼痛,几经调节针刺方向仍觉有刺痛,故留针候气,嘱患者配合吐纳放松,但患者依旧精神紧张,眉头紧锁。接下来的针刺,患者都带着紧张情绪,当时只是叫其放松,未做其他处理。针毕,患者无觉不适,嘱放松心情,多参加活动,不适随诊。当日回去后来电诉觉头胀痛甚,全身疼痛,痛不欲生。笔者导师详细了解其治疗过程后言:“非针刺之过,为患者情绪所致。”耐心开导患者后,患者情绪稳定,觉疼痛缓解。次日来诊,导师以心理开导为主,配以少量针刺,针毕患者觉舒适,疼痛完全缓解。

    体 会

    医治病人,不仅治病,而且治人。精神分裂症病人常情绪感情不稳定,对他人容易猜疑,治疗此类病人,应先得到病人充分的信任和接受,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神定方可治病。在针刺前虽注意了与病人的沟通交流,针刺头针时也得到患者的信任,但是在针刺面部时患者感到疼痛,接下来的治疗内心多少产生了抗拒。但当时对此并未做出及时正确的处理,只顾治病,忽略了患者的情绪,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在与此患者的交流中,我们感觉到她身心郁结,气机不顺,导致其烦乱、失眠、不知所措,此类病人一旦精神紧张,很容易把郁气憋住郁闭于内,气郁则胀,气不行,郁闭不通则痛。在针刺面部时,患者明显感觉到了疼痛,以致在接下来的针刺治疗中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无法达到预期的安神定志调气机的作用,相反,由于精神紧张,气机郁闭阻滞于内,出现了后来头胀痛甚,全身疼痛难忍,痛不欲生的症状。若是当时找到了适当的针刺方向,或是感觉到病人的不适后立刻将疼痛部位的针出了,解除了病人的疼痛,缓解了病人的紧张,就可以减轻由于气机郁闭造成的一系列不良后果。

    针灸治疗应以患者舒适为度,特别在治疗有情志疾病的患者时,应注意避免患者的精神紧张,以免产生相反疗效。另外,对于有情志疾病的患者,更应该充分取得患者的信任,为的也是舒和患者气机,两神合一,对治疗效果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更多中药材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刘某某,女,43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素有风湿性关节炎,每逢阴雨天气,全身关节活动受限,僵硬不舒,沉重无力。口黏,口干喜饮,二便正常。舌有齿痕,苔偏黄,脉弦细。辨证为寒湿之邪,瘀痹关节,治以散寒祛湿,活血......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五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用以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五种痞证。痞证是指患者胃脘部有痞闷不舒或有堵塞感的一种自觉症状,不仅可见于伤寒误下邪陷,亦可见于内科杂病、温热病等。仲景五泻心汤,首创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治疗大......
  •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指甲亢表现有急剧的致命性加重。这是甲亢少见的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甲亢危象常在未诊断或治疗不彻底的久病甲亢患者中发生,女性多见,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少见。特征为发热,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以及循环系统、中枢神......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某某,男,24岁。2007年10月28日初诊。患者经常咳嗽10余年,自觉腹中有寒气上涌而咳,痰少,痰质稀白,时有发灰,稍饮凉水便可引发咳嗽。纳可,喜热饮,腹部怕凉,大便不爽,曾服三仁汤无效。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数。辨......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山茱萸9克,山药15克,熟地黄15克,干姜3克,茯苓12克,牡丹皮6克,熟附片3克,生甘草30克(或生甘草皮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所创,系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之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