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患者感觉每天昏昏沉沉,伴有胃寒消化不良

    今天我继续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男性患者, 29岁,偏瘦一点,它的主要症状呢,头脑就是不清亮,反映问题呢就比较迟钝,然后他有头晕,特别困倦,然后有失眠,还有耳鸣。手脚呢,特别怕凉,在心脏科也看过,说他的心率,只有40次到50次,但是心脏科建议他观察,没给他进一步治疗。它的主要症状还有呢就是胃不消化,胃凉,大便呢是头干,然后容易腹泻,大便呢还有不爽,腰酸痛,流口水。他的脉象呢是脉弦细,舌比较大,有齿痕舌面还有裂纹。那下面呢,我就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个患者啊,首先这个患者是心率是慢的,那么这个中医叫脉缓,咱们说的脉象是脉弦缓,那么他这样的脉象就说明中医是一个气虚不足的脉象,那么他有这个头脑不清啊,反应迟钝呢,包括头晕,困倦,耳鸣,手脚凉这些,那么都是一个气虚,甚至有阳虚的这样一个症状。那么他的失眠呢?就是气虚,气血不足这样一个失眠的症状。那么这个患者呢,主要是因为气虚,就是阳气不足,然后那么这个患者除了气虚之外呢,还有腹泻,大便不爽,那么这个流口水这些除了气虚之外,还有湿盛的一个表现,中医的气虚跟湿盛往往是相连的,那么这个患者还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是什么呢?一个是腰酸痛,那么我们常说的气虚啊,就是脾气虚,属于后天,那么患者这个腰为肾之腑,中医辩证就包括了脾肾气虚不光是后天,跟先天的体质也有一定关系。那么结合这个患者的年龄呢?年龄也不大,那么出现了脾气虚,肾气虚,这个患者的症状主要是脾肾气虚,有湿。再一点还有一个特殊性,就是患者的舌面有裂纹,有裂纹体内阴虚,阴血,阴精不足的一个表现。那么这个患者除了有气虚,还有阴虚,也就是气阴两虚。

    那么这个患者在处方用药的时候,要用补气的药,祛湿的药,补脾气,补肾气的药,同时呢还要用一点养阴的药,虽然养阴容易助湿,更让人消化不好,但是这个取决于养阴药的用的剂量,中医叫做配伍,这个剂量你要有所侧重,就是养阴而不滋腻,补气而不助火。那么这个患者给他用药,当然补气的大家都熟悉了,人参啊,白术啊这些补气药物,那么这里边主要要用的是什么呢?有一个茯苓,健脾还能祛湿养阴的药物呢,比方说熟地,生地啊,这个加的量要轻一些。那么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这个患者吃药两周以后,那么这个患者的头蒙的症状有所减轻,舌头齿痕有所减轻,口干呢,腰痛呢也有所减轻,大便这个不爽症状仍然存在,第二次再来的时候,那么在这个养阴的方面就可以说加量了,因为这个补气啊有效了,补气不能伤阴,有效即可,然后这个养阴的药物就可以加点量,更有助于患者这个大便的通畅和这个睡眠的改善。

更多中药材
  • 这个肚子咕咕响,总排气多是怎么回事儿呢?有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肚子总咕噜响?为什么排气还多呢?其实不管是胃还是肠出现这种咕咕声呢,其实就是一种气过水声,或者是通过那种比较稀的食物或者分辨的时候产生的这个声音。中医认为呢,它主要是有两个原因,第......
  •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讲一讲心脏供血不足有哪些表现,心脏供血不足呢,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状态,它主要的表现呢是胸闷,胸疼,呈阵发性,通常会在劳累啊,情绪激动啊,寒冷啊之后诱发,那么中医呢,通常把这类疾病呢,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
  • 第一,就是不吃晚饭会导致什么呢?胃酸分泌增多,损伤胃粘膜,损伤胃粘膜之后啊,这个胃口啊就更不好了,就更不爱吃饭了,这样就瘦得更快,因为人体有这个生理周期,这个胃液也有它分泌的规律,你即便不吃饭,到了晚饭这个时间胃酸也会分泌,胃酸的酸度是很高......
  • 这个喉咙干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情况。咽痛喉咙干痛不仅仅是在冬春季易发生,那么在夏秋季也同样,因为夏季火热之邪旺盛,火热上炎,首先就会侵袭咽喉,鼻腔等等这样的部位,那所以今天我讲四个小妙招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喉咙......
  • 很多人有心慌、胸闷、气短的情况,严重的还伴有疼痛,去医院检查做心电图都是正常,于是西医诊断为说你这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只要有心慌,胸闷,气短伴疼痛的症状,无论西医诊断如何,中医都统称为胸痹,那中医治疗胸痹的思路是怎么样的?举个例子,我们北方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