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陈皮理气和胃化痰湿

    毛德西 河南省中医院

    橘原产于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我国文学宝库中,留下了不少文人墨客关于咏橘的名篇佳作。人们所熟悉的有屈原的《橘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杨雄的《蜀都赋》、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等,都有关于橘的记述。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感受,刻画了橘树蓬勃向上的精神,赞美了橘树“独立不迁”、“横而不流”、“秉德无私”的高尚品质。无怪乎人们对橘有“四悦”之誉,即味悦人口,色悦人目,气悦人鼻,誉悦人耳。

    橘的皮、核、叶、络皆入药。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为佳,故名陈皮(新鲜的橘皮一般不入药);若将橘皮的内层去除,又称橘红;橘瓤上的筋膜为橘络;橘的种子为橘核;橘叶亦可人药。橘皮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要药,常用于脾胃气滞证;橘核功能理气散结、止痛;橘叶有疏肝行气、散结消肿的功效;橘络行气通络、化痰止咳;橘红性燥,以燥湿化痰为功;橘白功能通络化痰,顺气和胃。

    橘皮,辛苦而温,性偏燥,用量为3~10克;其他橘药一般用量以不超过10克为宜,量过大易耗气伤阴。

    橘皮药理研究

    橘皮主要含挥发油、黄酮苷、川皮酮、维生素B、维生素C等。药理研究表明:小剂量橘皮煎剂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排血量增加;大剂量可抑制心脏兴奋。鲜橘皮煎剂有扩张血管作用,其所含橘皮苷有维生素P样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止微细血管出血;能拮抗组胺、溶血卵磷脂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强;能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抗血栓形成;并有利胆作用。

    橘皮药膳

    陈皮山楂酒:陈皮50克,山楂酒1000毫升,白酒500毫升。先将陈皮撕碎浸入白酒,7天后滤去药渣,与山楂酒混合即成。此酒有行气健脾、燥湿降逆、止呕开胃的功效,用于消化不良之食少胃满、脘腹胀痛等症。每日3次,每次饮30~50毫升。

    橘皮粥:橘皮10克(研末),或蜜饯橘饼1个,糯米50克。先煮米,到半熟时放入橘皮末或蜜饯橘饼(切碎),同煮至熟,晨起早餐食。此粥健脾理气,适用于脾失健运引起的食后腹胀、噫气食臭等症。

    养生经验方

    1.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各9克,甘草3克,水煎服。本方为化痰和胃的常用方,用于湿痰咳嗽,症见痰多色白,胸膈胀满,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头晕心悸,舌苔白润,脉滑。

    2.养胃冲剂:陈皮、黄芪、党参、白芍、生甘草、食糖等,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良效。

    3.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党参各9克,炙甘草6克,生姜5片,大枣5枚,水煎服。本方具有益气清热、降逆止呕的功效,主治慢性胃炎所致的呃逆或呕吐。D4

更多中药材
  • 梁晓春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学对糖尿病(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消渴”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理论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消渴病的准确定义出自《古今录验方》;辨证论治形成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三消分治始于唐宋......
  •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
  • 根据病因不同,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属中医“脱证”范畴。病因病机(1)亡血失津:突然内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