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龙船乌泡

    《中药大辞典》:龙船乌泡拼音注音Lónɡ Chuán Wū Pào别名

    乌泡天、八月泡、狗屎泡、羊鸟树、过江龙、乌泡、乌莓

    出处

    《湖南药物志》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炮烙莓全株

    生境分布

    生于温暖的山坡及山脚等处。分布湖南。

    原形态

    常绿灌木。茎呈弯曲状,末端着地能生根发新苗,茎枝及叶柄上疏生微曲的硬刺并密被红褐色硬粗毛。叶革质,互生,卵圆形至圆形,长7~15厘米,宽6~13厘米,基部心形,边缘有浅缺刻及锯齿,裂片先端尖或钝,上面初有绵毛,后脱落,下面密生灰白色柔毛,主脉及侧脉上生红褐色硬粗毛及稀疏的硬刺,叶柄长2~6厘米,托叶早落。夏初,叶腋单生1花或簇生数花,白色,大形,直径约3厘米,花下苞片广卵形,两面有细毛,花柄短;花萼5裂,宿存,两面有赤褐色密毛,裂片广卵形或椭圆形;花瓣5枚,广椭圆形至近圆形,边缘波状。聚合核果球形,成熟时为红色。

    性味

    味涩。果:甘,无毒。

    功能主治

    止血,活血,止痛,解热利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流感:炮烙莓全草二两,水煎当茶饮。

    ②治痢疾:炮烙莓根一两,算盘子根一两,地榆三钱,水煎服。

    ③治淋病:炮烙莓五钱,海金砂一两,过山龙、杉树脂各五钱。水煎,冲酒服。

    ④治小儿口糜:炮烙莓果、马桑果,捣汁,调清水涂口。

    ⑤治劳伤吐血:炮烙莓根,水煎服。

    ⑥治跌打损伤,刀伤:炮烙莓,研末,酒调敷;或鲜品捣敷。

    ⑦治虫牙痛:炮烙莓嫩芽、蓖麻油、马蹄香,共捣烂敷牙。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龙船乌泡拼音注音Lónɡ Chuán Wū Pào别名

    乌泡天、八月泡、狗屎泡、羊鸟树、过江龙、乌泡、乌莓

    英文名dragon boat Raspberry出处

    出自《湖南药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炮烙莓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sieboldi B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茎、叶,鲜用或晒干用。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温暖的山坡及山脚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湖南等地。

    原形态

    炮烙莓 常绿灌木。茎末端着地能生根发新苗,茎枝及叶柄上疏生微曲的硬刺并密被红褐色硬粗毛。叶革质,互生,叶柄长2-6cm;托叶早落;叶片卵圆形,长7-15cm,宽6-13cm,基部心形,边缘有浅缺刻及锯齿,裂片先端尖或钝,上面初有绵毛,后脱落,下面密生灰白色柔毛,毛脉及侧脉上生红褐色硬粗毛及稀疏的硬刺。夏初,叶腋单生1花或簇生数花,白色,直径约3cm;花萼5裂,两面有赤褐色密毛;花瓣5,广椭圆形,边缘波状。聚合核果球形,成熟时为红色。

    归经

    脾经

    性味

    涩;甘;凉;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活血止痛。主感冒发热,痢疾,热淋,口疮,劳伤吐血,跌打肿痛,牙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果,捣汁涂;嫩芽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白毛夏枯草拼音注音Bái Máo Xià Kū Cǎo别名金疮小草(《本草拾遗》),雪里青、土犀角(《纲目拾遗》),见血青、白头翁、筋骨草、石灰菜、紫背金盘、破血丹(《植物名实图考》),退血草、散血草(《分类草药性》,伏地筋......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毛委陵菜别名热干巴[蒙名]来源蔷薇科白毛委陵菜Potentilla conferta Bunge,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内蒙古。性味苦、酸,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止血。主治子宫功能性出血。鼻衄。用法用量配方用,1~2钱。......
  • 拼音注音Bái Máo Cǎo别名伏地蜈蚣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紫草科植物紫筒草的全草。夏季采收,晒干。生境分布生于草原、沙漠地区的固定沙地、山坡、沙质地。分布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等地。原形态......
  • 《中药大辞典》:白毛藤拼音注音Bái Máo Ténɡ别名苻(《尔雅》),蜀羊泉、谷菜(《本经》),鬼目草(《尔雅》郭璞注),白草(《别录》),排风、白幕(《本草拾遗》),鬼目菜(《吴志》),天灯笼、和尚头草(《纲目拾遗》),望冬红、酸尖菜......
  • 《中药大辞典》:白毛藤根拼音注音Bái Máo Ténɡ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白英的根。夏、秋采收。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辛,无毒。“②《重庆草药》:“味甘,性平微寒,无毒。“功能主治治风火牙痛,头痛,瘰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