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药物外敷治痛经

    王霞灵 许英 深圳市中医院

    传统中医理论对于痛经发病的认识可归纳为“不通则痛”。也就是说,痛经是由经期及经期前后的生理状态在外界致病因素作用下,子宫胞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临床辨证以气滞血瘀、寒凝血瘀为最常见类型。采用中药外敷法治疗,简便易行,止痛效果立竿见影。

    寒凝血瘀证

    主要表现为月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痛感遇热(热敷)后有所缓解,月经颜色暗,或夹有血块,身体怕冷,双手或脚时常感觉到冷。

    敷药方案:用吴茱萸药包热敷于下腹部。先将吴茱萸(150~300克)研成细末,以瓶封装备用。痛经发作时,取药末约30克,与适量凡士林一同放入微波炉或其他可加热器皿内加热,待凡士林熔化后,将吴茱萸粉末与凡士林充分搅拌混匀成膏状。然后取两块适当大小的卫生纱布,将混匀的吴茱萸凡士林药膏夹于两块纱布中,做成夹心面包状,外以塑料袋或保鲜膜包装。待吴茱萸药包温度适宜后,敷于小腹部,以疼痛最明显处效果尤佳。热敷时间以疼痛有所缓解为适度。另外,也可以用干姜粉或艾叶粉制成药包外敷,制作及热敷方法同上。

    气滞血瘀证

    主要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血块,还可伴有抑郁或易怒等情绪症状。

    敷药方案:云南白药膏贴脐治疗。取适量的云南白药粉剂,用白酒调为稀糊状,填在肚脐处,再用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敷料,敷料上加放热水袋,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一换,连续3~5天。此法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更多中药材
  • 一、体质问题有的人天生体质偏热,所以比体质偏寒的人来说更容易上火。二、饮食问题,平时经常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油腻的食物,或者长期进食补阳之品,损伤阴液,容易上火。三、作息问题以及情绪因素,熬夜伤阴,烦躁易怒亦伤阴,两者也会导致上火。上火的原......
  • 很多朋友睡前泡脚的习惯,在中医体系中,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整体,白天阳气较盛以满足人体的正常活动,而夜晚亢奋了一天的阳气要慢慢地潜到阴分里,这样才可以好好休息。所以在晚上泡脚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不仅可以加快脚部的血液循环,增加人体的新陈......
  • 烧心很多人都经历过,吃多了油腻辛辣,比如火锅或者撸串会觉得心口中火辣辣的烧。那么问题来了,烧心烧的真的是心吗?其实并不是,烧心烧的并不是心脏,也不是胃,而是心脏后面的食管被胃酸烧了。胃本身就是产生胃酸的器官,有保护粘膜,可以耐受胃酸,但食管......
  • 耳屎医学上叫耵聍,耵聍分为干耳屎和湿耳屎。在空气中干燥后,橙黄色薄片状称为干耳屎。有的耵聍状如粘稠的油脂,称为湿耳屎,俗称油耳。干和湿并无好坏之分,均为生理现象,如果你是油耳可能是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一、遗传因素父母双方有一个人有油耳,......
  • 一、你用的是热水还是凉水?有人习惯在滚烫的热水中投入几粒枸杞,殊不知滚烫的热水会把枸杞的营养成分破坏掉。也有人习惯用凉水泡枸杞,不过凉水泡枸杞是没有效果的。泡枸杞的最佳温度应控制在65度至80度之间,冲泡的时间应达到30分钟。二、完了枸杞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