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心脑血管病人怎样走出多病之秋

    秋冬季节,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加大,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医学专家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冷空气刺激后血管收缩,同时气温降低又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清晨到中午的时间,身体受交感神经的控制,处于兴奋状态中,诸多因素导致心脑血管病的突发。因此,要健康走出多事之秋,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异常症状四注意

    注意半身麻木 虽然半身麻木是中风的主要先兆,但很多人容易将其误会为颈椎病所致。主要的区别是,后者一般只是上肢麻木,并可能伴有疼痛;而前者则是半个肢体的麻木和行动不便。注意观察的话,还会发现病人在微笑时的脸部皱纹有些不对称。

    注意异常鼾声 本该起床却仍旧贪睡,而且鼾声大作,并且很难叫醒,绝对是中风的危险信号,是颅内的出血或者血栓梗塞影响了中枢神经的表现,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注意恶心呕吐 原本没有胃病,而且饮食正常的中老年人,突然毫无原因的恶心呕吐,即使没有明显的胸前区疼痛,也要考虑心绞痛的可能。因为冠状动脉一个分支紧邻胃肠神经,它的梗塞刺激胃肠神经,引起类似肠胃炎的症状。

    避免大便干燥 蔬菜水果摄入少,大便干燥在秋冬季比较常见,用力排便是诱发老年人心脑血管出血的一大原因,因此要尽量避免便秘。

    生活细节三不要

    不要停服降压药 人体的血管在寒冷的刺激下会自动收缩,一下子就缩小了血液原来的“住房体积”,冬季的血压会比夏季高。擅自停服降压药,显然是“雪上加霜”。

    不要清晨猛起床 清晨睡醒后不能猛然起床,应该静坐3分钟,使血压和血管对体位的变化有个适应性调整。很多老年人急着晨练,往往因此诱发血栓或者出血。

    不要缺少饮水 饮水在冷天会减少,血液黏稠度就会增加,所以此时是血栓多发期。避免它的办法就是在清晨饮用一大杯水,使血液在20分钟内得到稀释。(郭庆伟)

更多中药材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备,“开路药”已服,脾胃功能得调,即可服用膏方。服膏调养当要遵医服用,如果医嘱不详、服法不当,膏方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服用膏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服膏季节 一般来说,服用膏方多在冬至即“一九”开始,至“九九”结......
  • “邹润安论柴胡”作者为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王昆文。《本经》谓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在《伤寒杂病论》中,组成含柴胡的经方共9个,而且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小柴胡汤,四逆散,鳖甲煎......
  • 急性肝功能衰竭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或肝细胞内细胞器严重功能障碍,致短期内进展至肝性脑病的一种综合征。病情凶险,发病后12~24小时发生黄疸,2~4天后昏迷,并有出血倾向,见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氟烷麻醉中毒......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作好之后,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充分消化吸收是关键。对于脾功能不好的人,服用膏方前需要先服用运脾健胃的“开路药”,如一些经典处方六君子汤、平胃散、保和丸等,也可以先进行试探性调补,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而对于脾胃功......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组成 青蒿12克,银柴胡9克,桔梗9克,黄芩9克,连翘9克,金银花15克。主治 本方适应于临床多种发热证,如久热不退、外科术后感染、妇科热入血室、产后发热、妊娠发热,或原因不明的发热,症见高热寒战,寒热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