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水朝阳根

    《中药大辞典》:水朝阳根拼音注音Shuǐ Zhāo Yánɡ Gēn出处

    《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菊科植物水朝阳。夏、秋采收。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水朝阳"条。

    功能主治

    消肿。治牙龈、口腔糜烂,用鲜根捣烂贴太阳穴。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水朝阳根拼音注音Shuǐ Zhāo Yánɡ Gēn英文名root of Aquatic-sunflower Inula.出处

    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水朝阳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ula helianthusaquatilis C. Y. Wuex Li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低山湿润坡地、林中溪岸、稻田或河流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水朝阳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常有具鳞片状叶和顶芽的细铺枝,茎下部也常有不定根。茎直立,高30-80cm,上端分枝,绿色而染以紫斑。单叶互生;叶片卵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10cm,宽1.4-4cm,下部叶渐狭成柄状,花期枯萎;叶部以上叶无柄,基部圆形或锲形,半抱茎,上面无毛,下面有黄色腺点,脉上具短柔毛。头状花序生于茎端或权端,径2.5-4.5cm;总苞半球形;总苞片多层,外层线形,内层线状披针形;舌关花较总苞片2-3倍,舌片黄色,线形,长约1.5cm;管状花花冠长约3mm,有披针形裂片,裂片有腺点;冠毛污白色。瘦果圆柱形,有10条深沟,无毛。花期6-10月,果期9-10月。

    性味

    味咸;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

    消肿止痛。主牙龈炎;口腔溃疡;骨折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hǔ Shí Zǐ英文名FRUCTUS BROUSSONETIAE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ria papyrifera (L.) Ven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晒干,除去灰白色膜状宿萼及杂质。......
  • 《中药大辞典》:楮树根拼音注音Chǔ Shù Gēn别名谷树子根(《本经逢原》),谷木蔃(《生草药手册》)。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的嫩根或根皮。9~10月采。性味①《重庆草药》:“味甘,性微寒,无毒。“②《广西中草药》:“味微......
  • 《中药大辞典》:楮树白皮拼音注音Chǔ Shù Bái Pí别名谷木皮(《吴普本草》),楮树皮(《别录》),谷白皮(《千金方》),楮白皮(《圣济总录》),构皮(《草木便方》)。出处《纲目》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树皮的韧皮部。性味①《药性论》:“......
  • 《中药大辞典》:楮皮间白汁拼音注音Chǔ Pí Jiān Bái Zhī别名谷枝汁(《近效方》),谷树汁、五金胶漆(《日华子本草》),构胶、楮树汁(《纲目》)。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茎皮部的乳汁。性味《本草汇言》:“味甘,气平......
  • 《中药大辞典》:楮茎拼音注音Chǔ Jīnɡ出处《别录》来源为桑种植物构树的树枝。功能主治治风疹,目赤肿痛,小便不利。①《别录》:“主癌疹痒,单煮洗浴。“②《纲目》:“捣浓汁饮半升,治小便不通。“复方治暴赤眼痛,碜涩者:嫩楮枝去叶,放地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