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瘀血短气

    【病人基本资料】

    盐山刘××,年二十五岁,得瘀血短气证。

    【病因】

    因出外修工,努力抬重物,当时觉胁下作疼,数日疼愈,仍觉胁下有物妨碍呼吸。

    【证候】

    身形素强壮,自受病之后,迟延半载,渐渐羸弱,常觉右胁之下有物阻碍呼吸之气,与人言时恒半句而止,候至气上达再言,若偶忿怒则益甚,脉象近和平,惟稍弱不能条畅。

    【诊断】

    此因努力太过,致肝经有不归经之血瘀经络之间,阻塞气息升降之道路也。喜其脉虽稍弱,犹能支持,可但用化瘀血之药,徐徐化其瘀结,气息自能调顺。

    【处方】

    广三七(四两)轧为细末,每服钱半,用生麦芽三钱煎汤送下,日再服。

    【方解】

    三七为止血妄行之圣药,又为化瘀血之圣药,且又化瘀血不伤新血,单服久服无碍,此乃药中特异之品,其妙处直不可令人思议。愚恒用以消积久之瘀血,皆能奏效。至麦芽原为消食之品,生煮服之则善舒肝气,且亦能化瘀者也。是以用之煎汤,以送服三七也。

    【效果】

    服药四日后,自鼻孔中出紫血一条,呼吸较顺,继又服至药尽,遂脱然全愈。

    【说明】

    人之呼吸在于肺,今谓肝经积有瘀血,即可妨碍呼吸,其义何居?答曰︰按生理之学,人之呼吸可达于冲任,方书又谓呼出心肺,吸入肝肾,若谓呼吸皆在于肺,是以上两说皆可废也。盖心、肺、肝,原一系相连,下又连于冲任,而心肺相连之系,其中原有两管,一为血脉管,一为回血管,血脉管下行,回血管上行。肺为发动呼吸之机关,非呼吸即限于肺也,是以吸入之气可由血脉管下达,呼出之气可由回血管上达,无论气之上达下达,皆从肝经过,是以血瘀肝经,即有妨于升降之气息也。据斯以论呼吸之关于肺者固多,而心肺相连之系亦司呼吸之分支也。

更多中药材
  • 梁晓春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学对糖尿病(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消渴”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理论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消渴病的准确定义出自《古今录验方》;辨证论治形成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三消分治始于唐宋......
  •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
  • 根据病因不同,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属中医“脱证”范畴。病因病机(1)亡血失津:突然内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