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血吸虫病诊疗技术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是由于人畜通过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而感染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我国的血吸虫病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南部的12个省(市、自治区)。

    由于本病早期和晚期的症状显然不同,在整个病程中往往间歇无定,祖国医学典籍中找不到血吸虫病这个病名,但据史料记载可称为蛊痢、蛊胀、血蛊、水毒、水症、水瘕、单腹胀、鼓胀病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感受“水毒“所致。

    辨证论治

    1.急性期以湿热蕴结型为主:

    【症状】发热微恶寒,胸闷胁痛,头身疼痛,咳嗽胸痛,或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则大便黏冻或伴有脓血,或发疹奇痒,时现时隐,小便黄。肝脾肿大,并有压痛。舌红苔黄腻或白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方药】清热化湿,杀虫。清脾饮(陈自明《妇人良方》)加减。

    若热毒偏盛者,可加服六神丸;湿偏盛者,可合用三仁汤;黄疸者,加茵陈;腹痛、腹泻下痢者,可用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加减。

    2.慢性期常见以下两种证型:

    (1)肝郁脾虚型

    【症状】胁肋胀痛,腹痛腹泻,大便有白色黏冻,纳呆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方药】疏肝健脾。逍遥散加减。

    (2)瘀血内阻型

    【症状】面色黧黑,胸胁胀痛或刺痛,胁下或痞块,形体消瘦,舌质有暗紫或有瘀斑,苔薄,脉细涩。

    【治法方药】活血化瘀。化瘀汤加减。中成药可服大黄 虫丸,每次6~9克,每日3次。

    3.晚期:

    晚期发展为肝硬化,常有腹水、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腹壁静脉曲张及出血倾向等。主要对肝、脾、肾三脏形成经隧阻滞、血瘀气滞的损害。

    (1)半边莲汤

    处方:半边莲,每日6~48克(一般为36克),水煎,制成10%~20%煎剂服用。

    (2)温补逐水丸

    处方:淡附片、肉桂各9克,党参30克,炒白术15克,黑丑、白丑各6克,阿胶9克,茯苓15克,甘遂、大戟各9克,大枣30只。上述除阿胶、大枣外共研为细末,将阿胶熔化,大枣去皮核捣烂,与药末拌匀为丸,丸如绿豆大。每晨空腹服一次,用量3~9克(一般为6克),30日为一个疗程。必要时可酌加药量和延长疗程。

    适宜技术

    针灸法:治疗时间一般多是一周,个别病人有显著症状的需要延长时间,可以治疗10~15天或更长。针刺最好每天两次,上下午各一次,留针30分钟左右。这样治疗4天8次之后,大便孵化转为阴性的可达60%~70%。如果不能每日针刺两次,也可以每天针刺一次,留针一小时,这样治疗10天之后,根据经验,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取穴】

    主穴有内关、合谷、外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6个穴位;配穴有曲池、阳陵泉、风池、大椎、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大肠俞、中脘、天枢、百会、太阳、人中、涌泉等17个穴位。

    这些主穴和配穴在治疗早期血吸虫病时,可按不同的症状互相配合加减取用,如合谷配三阴交作为一次的治疗穴;外关配太冲作为一次的治疗穴;内关配足三里作为一次的治疗穴。

    1.加减

    如有头昏、身体发软症状者,取合谷、三阴交加阳陵泉等穴;胸闷、胃肠痛、消化不良者,取足三里、内关加中脘等穴;头痛、恶寒、发热症状者,取外关、太冲加太阳、大椎等穴;全身、四肢关节痛者,取外关、曲池、阴陵泉、三阴交等穴;初起寒热往来发烧者,取外关、曲池、大椎、膈俞、风池、太冲等穴;发高烧久而不退者,取合谷、曲池、大椎、膈俞、肝俞、肾俞、足三里等穴;发热后盗汗者,取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口苦、咽干、舌苔白者,取外关、阳陵泉、足三里等穴;腹痛、腹泻者,取合谷、天枢、大肠俞、足三里、脾俞等穴。

    2.合并症处理

    合并心律不齐、期外收缩症状者,取内关、心俞等穴;合并肺结核者,取合谷、足三里、肺俞、大椎等穴;合并胃溃疡者,取脾俞、内关、中脘、足三里穴;合并高血压症者,取风池、合谷、足三里、太冲等穴。

    饮食疗法

    1.苡仁赤豆粥:薏苡仁、赤小豆各30克,粳米100克,共煮粥,白糖调味服用,适用于腹水消退后常服。

    2.参芪糯米粉:党参、黄芪、白术各50克,研粉过筛;炒熟的糯米粉1000克,与药粉混匀。每次50克,加白糖适量,开水冲服,每日两次。适用于腹水消退后服用。

    单验方

    1.南瓜子粉:南瓜子去壳、去油,研粉。适用于杀虫、解蛊毒;副作用有头晕、腹泻、食欲减退等,一般在连续服药10日后副反应可减少或消失。成人每次80克,每日3次,连服4周。

    2.鸦胆子胶囊:鸦胆子去壳取仁。功用杀虫、解蛊毒。成人每次10粒(重0.4克左右),装入胶囊吞服,每日3次,连服40日为一个疗程。

    3.蟾酥丸:蟾酥,干姜粉,广木香,川连。可杀虫止泻,健胃止呕。

    上药研极细末,先将蟾酥用烧酒溶化,以川连末拌和,平均分为60丸,用作丸药的核心,每丸含蟾酥0.3克。晒干后,再将木香末、姜粉泛丸,外用阿胶溶化为衣。每日3次,每次一丸,饭后服,以7天为一疗程。第8天停药,检查大便—次。第9~15天再续服一个疗程。第16天停药,检查大便一次。第l7~22天再续服一个疗程。第23天停药,再检查大便一次。以后每15天检查大便一次。整个疗程,暂订为两个月。

    禁忌:忌食油腻及油煎食品和一切不易消化的食物。

    注意事项:服药后宜安卧一小时,不宜运动。

更多中药材
  • 今天跟大家讲一个临床也比较常见的一个案例吧,也是我们在消化科比较常见的一个症状,这个病人呢,来看病的时候,这是一个63岁的一个男性,他来找我看病的时候,他说他主要症状就是夜尿多,之所以到我们消化科来呢,就是他除了夜尿多之外,这个腹胀症状还要......
  • 这个患者是男性, 50多岁,他来以后啊,就说医生,我这个胃啊非常难受,从他表情上也看得出是比较痛苦的,首先是他面色红,那么问诊他呢?也就是说胃疼,胃胀,就感觉胃里像有火一样,火烧火燎的,甚至胸部后啊也有这个烧灼感,看他的舌象啊,也能看出来口......
  • 大家好,我是中医马医生,在脾胃病,可我们常常说一句话就是脾胃不好百病生,今天呢,我就通过这三个方子,中医三个经典的方子跟大家来讲一讲,强调一下这个脾胃这个后天之本的,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注意的,怎么去保养,建议大家点赞收藏,以免市民太多找......
  • 人饿的原因啊,是因为我们血液里面的血糖浓度减少,进而人体的体内的一些正常的生理反应,那么人就会感到饥饿,正常的情况下,人应该补充食物,如果这个时候不及时补充食物,人就会感到越来越饿,就好比车没油了,我们需要去加油才能开车,同样道理,胃里没有......
  • 这是一个46岁的女性患者,她来的时候啊,主要症状就是这个,偏瘦,身体还特别困窘,每天觉得昏昏沉沉的,然后自己感觉呢,身体就是特别发凉,然后乏力,还容易紧张啊,入睡难,多梦,头昏昏蒙蒙的啊。眼睛他自己感觉是有点肿,但是不是明显浮肿那一类。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