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龙脑香子

    《中药大辞典》:龙脑香子拼音注音Lónɡ Nǎo Xiānɡ Zǐ出处

    《唐本草》

    来源

    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种子

    性味

    ①《唐本草》:"辛。"

    ②《纲目》:"辛,温。"

    功能主治

    《唐本草》:"下恶气,消食,散胀,香口。"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0.5~1分。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龙脑香子拼音注音Lónɡ Nǎo Xiānɡ Zǐ英文名Borneolum出处

    出自《唐本草》:龙脑香子,似豆蔻,皮有甲错,香代龙脑。

    来源

    药材基源: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Dryobalanops aromatica Gaertn.f.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balanops aromatica Gaertn.f.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热带雨林。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洋群岛。

    原形态

    龙脑香树 常绿乔木,高达5m。全株无毛。树皮裂缝处带有溢出的龙脑结晶。叶互生,革质;叶片卵状椭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全缘,基部钝圆或阔楔形,上面亮绿色,背面灰绿色,主脉明显,侧脉网状。圆锥花序生于上部枝腋;花两性;花托肉质微凹;花萼5,覆瓦状排列,开花后继续生长;花瓣5,白色;雄蕊多数,离生,花药线状;雌蕊1,子房上位,3室,花柱丝状。干果卵圆形,果皮革质,花托呈壳斗状,边缘有5片翼状宿存花萼;种子1 -2颗,具胚乳。

    归经

    肺经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下气;消食。主食积胀满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0.5-0.3g。

    各家论述

    《唐本草》:下恶气,消食,散胀,香口。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hánɡ Chūn Wèi Máo英文名Hedera Spindle-tree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常春卫矛的根、树皮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hederaceus Champ.e......
  • 拼音注音Chánɡ Chūn Yóu Má Ténɡ别名牛马藤、大血藤英文名Evergreen Mucuna Stem来源为豆科植物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 Hemsl.的藤茎。全年可采,除去枝叶,切片,晒干。生境分......
  • 《全国中草药汇编》:常春藤拼音注音Chánɡ Chūn Ténɡ别名三角枫、追风藤、上树蜈蚣、钻天风来源五加科常春藤属植物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 Koch var. sinensis (Tobl.) Rehd.,......
  • 《中药大辞典》:常春藤子拼音注音Chánɡ Chūn Ténɡ Zǐ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常春藤的果实。秋后采集。性味《本草拾遗》:“甘,温,无毒。“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风血羸者,腹内诸冷血闭,强腰脚,变白。“用法用量内服:......
  • 拼音注音Cǎi Bān Sānɡ Lè Cǎo别名花叶叶、小花草、花花草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彩斑桑勒革的全株。夏、秋采。洗净,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于红河州南部热带半山坡的疏林草丛中。原形态直立草本。茎圆柱形,基部木质,被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