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选案精 按语明 评聂惠民《名医经方验案》

    李士懋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继《聂氏伤寒学》之后,近又读聂惠民教授的新作《名医经方验案》,前者重在理论阐述发挥,后者重在实例印证拓展,相互辉映,珠联璧合。

    章太炎曰:“中医之成绩,验案最普,学者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验案最有线索可循,循此钻研,事半功倍。”吴瑭乃善学者,据《临证指南医案》提炼出了温病辨证论治规律,著《温病条辨》成不朽之作。医案乃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以实例展示经旨的具体运用与发挥、辨治之巧妙,给人以无穷启迪。《伤寒论》乃万世之法,群方之祖,临证之圭臬,整理研究名医经方验案,是继承发扬中医药学的重大课题。尤其经方验案,弥足珍贵。经方理奥言简,应用亦难,而通过验案的学习,可加深对仲景思辩方法及理法方药体系的理解和体悟。

    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是治疗的个体化,因人而异。因此中医的临床研究方法,就应从大量的个案研究中,提炼升华其规律。聂惠民之《名医经方验案》,着眼于个案研究,体味经方之巧妙内涵,重在升华仲景之学术精髓,其学术意义甚为重要。不仅符合当今中医药发展之重经典、重临症之趋势,更与世界卫生组织对未来医学展望的方向相吻合。

    中医医案之丰富,亦可以汗牛充栋喻之,惜多良莠堆砌,鱼龙混杂。欲选其精者,编者必须要有眼力。聂惠民倾毕生之心血钻研伤寒学,不仅积累资料丰硕,且独具慧眼,所选之医案皆为上品。如该书第14页,一男因目红肿痛,屡用寒凉清热致失明,与桂枝汤而愈。按云:此寒凉太过,损伤中气,气血不能上荣于目。桂枝汤燮理阴阳,目复明。似此精案,全书俯拾皆是。这些精案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惊叹:每首经方竟然还有这么多意想不到的用途和启迪,不仅开阔了读者的视野,也激活了读者的思维。

    医案乃医者诊疗过程的罗列,妙在何处?非常人所能识,故亦须高人指点迷津。聂惠民潜心精研仲景学术50年,其造诣之深,余素折服。其所加注语,切中肯綮,令人获益。如该书103页薛生白医案“痰致哮喘,遇寒劳怒即发。小青龙汤去麻黄。”寥寥数语,颇费揣摩。聂惠民注云:“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而合之,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喘也。其言遇寒劳怒即发者,以其时邪引动夙根,遇劳而发者,劳者必伤气,气耗肺虚,气之逆上,是谓劳发;怒而发者,怒则气上。麻黄发动阳气,气越更甚,故去之。以辛温散寒化痰,酸苦安肺之气平喘。此仲景法中之法,方外之方也。”注中既阐明哮喘遇寒劳怒而发的机理,亦晓以去麻黄之缘由,使人豁然开朗。须知,虽经方固有其精妙之处,临证应用之时亦当据证取舍,不可按图索骥。

    聂惠民之新著,博采古今之精案,资料丰富翔实,医案分类独创新法,所选医案不拘于效案、验案,亦录有失治案、救逆案,正反印证,启迪读者。潜心拜读,常有峰回路转、茅塞顿开之感。

    余以为,编撰医案,贵在两点,一是选案要精,一是按语要明,方能使读者开阔视野,给人无穷启迪。此二者聂惠民所编撰医案兼备矣!故是书乃上乘之作,余读之,难以释手,愿荐与同行。

更多中药材
  • 以前听说,人们是用皂荚树的果子来进行清洗东西的,一直觉得非常的神奇,很想知道皂荚树到底有什么作用?皂荚,又名皂角树,是我国特有的苏木科皂荚属树种之一,生长旺盛,雌雄异株,雌树结荚能力强,皂荚果是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天然原料,......
  • 说到稀有的植物物种,我们可能会首先想到红豆衫、银杉等等,而鲜少耳闻的绒毛皂荚却是更为濒危的稀有物种,绒毛皂荚被视为我国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在全世界存在的数量也极其稀少,比堪称“植物界熊猫”的银杉还稀少,野生的绒毛皂荚全世界仅有两株,并且分布于......
  • 冬季气候干燥,加上雾霾天气频繁,很多人容易上火,嗓音沙哑,并伴随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久治不愈。给大家的健康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很多人就问上火吃什么药好呢?是吃中药好还是吃西药好呢?有些中药价格便宜,对于疏肝理气,清温降火有好的效果,下面就......
  •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枚瑰宝,它主要依赖于君、臣、佐、使药这几大部分。虽然见效慢,但是因为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备受养生人群的青睐。安胎利水汤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对它了解吗?【处方】人参4.5克,生白术4.5克,大腹皮9克,砂仁未(冲......
  • 血压高是体内的血压高于一个医学规定的平均值,对于这种血压高的情况,它主要是出现在中老年人的身上,一些中老年人的身上机能已经出现了减弱,所以对于血液的调节能力就不是很强了。血压高是应该要引起重视的,因为血压高可能会引起一些高血糖和高血压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