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肾虚是导致早期先兆流产的重要因素

    曾倩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李艳锦 郝会莲 贾维宁 王楠 朱志琼 成都中医药大学

    笔者通过对402例不孕症患者流行病调查统计分析后,发现被调查的402例不孕症患者肾虚证370例,占92.04%,为所有证型中之最。此结果符合诸多医家认为肾虚是不孕症主要病因病机的观点。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回顾性研究,对234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安胎结局进行分析,发现安胎成功组与失败组中证型分布均以肾虚为主。此结果与诸多学者在早期先兆流产安胎结局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发现早期先兆流产病因是以肾虚为主相符,亦与传统理论“肾主生殖”、“胞络系于肾”的观点相符。笔者试从“肾主生殖”、“胞络系于肾”两方面论述早期先兆流产的病因病机。

    肾主生殖之精,肾精亏虚,

    影响胚胎发育

    肾藏精,其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两个方面,而先天之精乃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即《灵枢·决气》所云:“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同时也指人体本身的具有繁殖后代能力的“生殖之精”。人体发育一定的阶段,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便化生为“天癸”。于是女性就开始经潮,性机能逐渐成熟,有生殖能力。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云:“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男子在天癸的促发下,生殖器官精室发育完善,分泌生殖之精,并应时排泻,适龄施精种子成孕。如《素问·上古天真篇》说:“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天癸至,女子月经来潮,男子出现排精现象,说明性器官已经成熟,具备了生殖能力。

    肾气充盛,天癸成熟,冲任脉通盛,男女之精适时相合,才能产生一个新的生命体。《灵枢·决气》云:“两精相搏,合而成形。”男女双方生殖之精正常,并且得到肾气的推动,运行畅顺,是合成胎孕的必要条件。《女科正宗·广嗣总论》曰:“男精壮而女经调,有子之道也。”男精壮意为正常的精液及性功能,女经调则是正常的月经及排卵。此时注意把握氤氲的佳期,阴阳和合,则受孕,《女科准绳·胎前门》引袁了凡之言:“凡妇人一月行经一度,必有一日氤氲之候,于一时辰间……此的候也……顺而施之,则成胎也。”

    《灵枢》曰:“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精合而形成,此形即精,精即形也,说明人体形成胚胎所禀受的先天之精,源于父精母血的生殖之精,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因此,父母肾精的盛衰直接影响着子代胚胎的质量及发育潜能,甚至决定以后生命体殒堕。若母体先天禀赋薄弱,肾气不足,或后天失养,损伤肾气,如房劳过度、多次堕胎、生活失度、久病伤肾,以致女精不健;或父体先后天原因致男精不壮,或因男女双方皆不足,或近亲婚配,两精虽能相合,然先天禀赋不足,影响其发育,则不能发育成实。

    肾系胞胎,母体病变,易致动胎

    胞即子宫,是肾生理功能的体现。《素问·奇病论》曰:“胞络者系于肾。”肾与胞宫通过胞络直接联系。胞宫位置受肾气维系,孕后胞胎赖肾气以系,肾阳温煦,肾精滋养使其正常发育。赵养葵著《邯郸遗稿》:“两肾中具水火之属,冲任之根,胎元之所系。”《景岳全书》有“凡妊娠之数见堕胎者,必以气脉亏损而然……况妇人肾以系胞,而腰为肾之府,故胎妊之妇最虑腰痛,痛甚则坠,不可不防。”可见女性不论结胎、系胎、临产或产后恢复均以肾为基础、核心。笔者认为肾藏精气,为水润万物之根。胎元居于胞宫,除了靠胞脉输送肾精以滋养之,还须有肾阳的蒸腾方能实现对胎元的滋养,正如地水只有在地热的作用下能上升到土壤,使土含水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利万物生长。地热不足,土地干冷,了无生机。所谓寒冰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鱼龙。可知,胎元更赖于肾精气充养,又需肾阳的温煦固摄。如《女科要旨》引赵养葵所言:“肾中和暖,然后胎有生气。”

    胎元在胞宫中受五脏气血的滋养而生长发育,如种子埋于地下,受天地和谐之气的滋养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肾藏精气,为脏腑之本,生命之源,气系胞胎。胚胎居母腹,能否正常发育成长,与母体肾精气充足密切相关。如《傅青主女科》指出:“夫胎也者,本精与血之相结而成,逐月养胎,古人每分经络,其实均不离肾水之养,故肾水足而胎安,肾水亏而胎动。”胞脉者系于肾,肾气盛,则孕后胞脉有力举固胎元,使胎无下坠之虑。肾气旺则胎固。母体或因先天肾气不足,多产伤肾,或房劳伤肾,或久病及肾,或孕后不节房事,导致肾精肾气匮乏,以致冲任虚衰,胎失所养,胎结不实,易成胎漏。如武叔卿所言:“妊娠日月未足,胎气未全而产者,谓之半产,盖由妊妇冲任气虚,不能滋养胎元,胎气不固。”

更多中药材
  • 组成:生地15克,山茱萸10克,旱莲12克,粉丹皮9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猪苓15克,怀牛膝12克,桑寄生15克,白茅根30克,生益母草30克,黄芪30克,小叶石韦12克。功效: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主治:肾阴虚、水热互结、瘀......
  •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中国成人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0%,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2%。近年来,它仍在逐渐增加。目前,许多患者对这种疾病了解不多。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二设立为世界哮喘日,......
  • 有些女孩从月经开始就有痛经问题,轻度下腹痛,经过后,逐渐缓解;严重腹痛难以忍受,面色苍白,身体瘦,声音低,甚至伴有昏厥等症状。这种情况属于原发性痛经,在未婚妇女中更为常见,大多数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开始发病,腹痛主要位于下腹中部,喜欢热,......
  • 胆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多。胆道蛔虫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如胃痉挛、急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和胆石症并存,有时很难识别。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西医镇痛解痉,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中药因煎药费时,呕......
  •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