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标本兼治过敏性鼻炎

    周芸 常州孟河医派传承学会

    患者余某,男,12岁。2010年6月14日初诊。反复鼻塞、喷嚏流清涕半年余。病史:患者自幼经常感冒,鼻流清涕,此次发病前夕适逢家中装修,油漆味重,患者闻之即感鼻塞流涕,喷嚏不断,过敏原检测显示:粉尘螨(++++),屋尘螨(+++),水果(+),杂草(+)。予西药治疗期间时轻时重,症状始终无法完全消除,持续长达半年之久。遂到笔者老师浙江省慈溪市观城区李良材老中医处就诊。刻下症见:鼻塞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咽痒,咳嗽痰稀,大便如常。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缓。中医诊为鼻鼽,证属肺气虚寒,卫表不固,治宜温肺散寒,通利鼻窍。拟苍耳子散加味。处方:辛夷10克,苍耳子10克,薄荷10克,白芷10克,炙麻黄5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藿香10克,桔梗10克,鹅不食草10克,蝉衣10克,僵蚕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浙贝母10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

    6月20日二诊:鼻塞减轻,已无咳嗽咳痰,喷嚏仍作,遇风冷尤甚,流涕如水,舌苔脉象同前。原方去杏仁、浙贝母、薄荷,加细辛3克,地肤子10克,白鲜皮10克。7剂,日1剂,水煎服。

    6月26日三诊:鼻塞喷嚏明显好转,清涕减少,自汗,舌质淡,苔薄白,脉缓,上方去麻黄、细辛,加黄芪25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连服21剂,症状完全消失。原方加党参15克,再服14剂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再发作。

    按:《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一》谓:“鼽者,鼻出清涕也。”鼻鼽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鼻病,相当于西医的过敏性鼻炎,不同于鼻渊。《医宗金鉴》谓:“鼻渊浊涕流鼻中,久淋血水秽而腥。”与西医的鼻窦炎相似。本例患者属肺脾气虚,卫表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肺为华盖,首先犯之,邪正相争,则喷嚏频频;鼻窍失阳气温煦,寒邪凝滞,脉络不通则鼻塞,肺失清肃,气不摄津,津液外溢,则清涕自流不收。证属本虚标实,发作期宜祛风散寒为主,方用苍耳子散。方中辛夷、苍耳子、白芷、薄荷、藿香、鹅不食草发散风寒,通利鼻窍;炙麻黄、细辛加强解表散寒功效,温肺化饮;地肤子、白鲜皮、蝉衣、僵蚕祛风止痒;杏仁、桔梗、浙贝母止咳化痰;白花蛇舌草性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防治病毒,反佐辛温诸药。甘草调和诸药。后期兼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标本兼治。

    另外,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祛风止痒药因过敏病机相同,借鉴使用,如蝉衣、僵蚕、地肤子、白鲜皮等,治疗本病能增强疗效;鹅不食草单味草药入方治疗鼻鼽,效果明显,但长期观察,个别病例有呕吐的副作用,用量以10克为妥;缓则治本,虚则补其母,本病必须重视补脾,寓培土生金之意,同时服药时间宜长,方能巩固疗效。

更多中药材
  • 女人在哺乳期间,用药,选药时会很小心,那么,哺乳期能用华山参滴丸吗?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当哺乳期妇女用药的时候,往往只着重考虑药物是否影响乳汁分泌,很少考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或者根本不知道哪些药物对婴儿有影响。事实上很多药物可随母亲乳汁......
  • 皂角刺,俗称为皂角针,是皂荚树表面的棘刺。皂角刺是一种应用非常普遍的中药,性温,皂角刺的功效和作用是具有排毒和祛除淤肿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皮肤脓肿,此外皂角刺还有很好的抗癌和抑制癌细胞活性的作用。【小便淋闭】皂角刺9克,金钱草、车前草......
  • 婆罗门皂荚是一种大家很熟悉的药材,有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和功效,在很多疾病中是治愈的关键,下面让大家一起深入的对婆罗门皂荚进行更多的解读吧!【别名】 忽野檐默、阿梨去伐、波斯皂荚(《酉阳杂俎》),阿勒勃(《本草拾遗》),清泻山扁豆(《国药的药理......
  • 以前听说,人们是用皂荚树的果子来进行清洗东西的,一直觉得非常的神奇,很想知道皂荚树到底有什么作用?皂荚,又名皂角树,是我国特有的苏木科皂荚属树种之一,生长旺盛,雌雄异株,雌树结荚能力强,皂荚果是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天然原料,......
  • 说到稀有的植物物种,我们可能会首先想到红豆衫、银杉等等,而鲜少耳闻的绒毛皂荚却是更为濒危的稀有物种,绒毛皂荚被视为我国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在全世界存在的数量也极其稀少,比堪称“植物界熊猫”的银杉还稀少,野生的绒毛皂荚全世界仅有两株,并且分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