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针刺治痤疮

    程杰 鄢燕 湖北省襄阳市中医院

    “青春痘”是痤疮的俗称,中医称为“面疱”、“肺风粉刺”、“酒刺”等。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病因为内分泌失调,雄性激素分泌过多。中医认为痤疮病位在肺,病机包括肺经血热、脾胃湿热。如《外科正宗》曰:“肺风、粉刺、酒渣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酒渣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谓:“肺风粉刺,此症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鼻面,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敷颠倒散,缓缓自收功也。”中医临床每以清热、利湿、凉血等法治疗。

    痤疮缠绵难愈,治疗很棘手,针刺治疗痤疮具有优势,包括丘疱型、脓疱型、持久性等。方法如下:用0.5寸毫针在患处丘疹、疱疹中心散在性浅刺,刺入约两分,体针选合谷、三阴交、太冲,平补平泄,留针30分钟,取针后使疱疹出血少量更好。

    病案举例

    患者陈某,女,20岁,因面部痤疮反复发作半年求诊,曾外用祛痘西药无效。症见双侧面颊、额头、颏部出现成群红色丘疱疹,高出皮肤,疱疹红肿,自觉患处皮肤疼痛,舌红,苔薄白,脉微数。此为肺胃经郁热不散,上达头面。治当通气滞、泄热利湿。在患处丘疹、疱疹中心散在性浅刺,刺入约两分,针刺合谷、三阴交、太冲,平补平泄,留针30分钟。针刺8次后,患者面部丘疱疹明显变小,与皮肤相平,皮疹红色减退,疼痛消失。

    散刺患处皮肤,可通过刺血发挥泄热消肿、活血祛瘀、调理经气的作用,能够改善皮肤微循环,促进毛囊的脂质代谢。刺血法具有出恶血、辟浊气、通经脉、调血气的作用,能改变经络中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变化,从而达到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的目的。《内经》曰:“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并记载了用刺血法治疗感染性皮肤病。三阴交穴是脾经、肝经、肾经的交会穴,具有清热利湿、滋肾调肝、行气、疏通下焦的作用。合谷穴善于行气、泄肺热,太冲穴能疏肝行气,上述穴位合用对内分泌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更多中药材
  • 大家好,大家呢都对三伏贴呢有所了解,它的完整叫法呢,应该叫做伏九贴敷法,就是在三九和三伏进行穴位的贴服,利用药物渗透的原理,刺激穴位来达到振奋阳气,祛病防病的效果。那适合哪些人群呢?伏九贴服呢,适合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
  • 那么中医,通常把这类疾病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等。它主要的疼痛方式,通常我们所说的心胸痹痛,通俗来讲叫心绞痛,或者是闷痛,刺痛,烧灼样疼痛,或者是刀割样疼痛。那么以绞痛和刺痛为多见。通常诱因都是因为劳累,比如说老年人早晨起来去早市......
  • 首先,就是失眠多梦,为什么会引起失眠多梦呢?是因为肝火扰动心神,中医讲,肝属木,心属火,肝火旺盛的时候,木能生火,就会使心火亢盛,心神就被扰动,就会引起心神不安,从而出现失眠多梦,那同样,肝火也会犯胃,出现脘腹胀痛,肝属木,胃属土,木能克土......
  •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卒中,它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强的脑血管疾病,轻则,手脚活动不利,重则,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甚至危及生命。那么清晨发作脑梗的机制,主要有两点,我今天给大家详细讲一讲。第一,就是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它是跟血压的波动有关系,那血液运......
  • 高血压病人除了日常规律服用降压药之外,早晨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这三件事儿,第一就是起床过猛,或者这个早晨起来还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就开始锻炼身体,剧烈运动,这样,对血压会有一个很大的影响,会使血压迅速升高,严重的,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因为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