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奶浆柴胡

    《中药大辞典》:奶浆柴胡拼音注音Nǎi Jiānɡ Chái Hú别名

    竹叶青、岔子菜,小粘连(《云南中草药》),瘦地草、细防风(《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出处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

    为菊科植物奶浆柴胡全草。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丛中或松林下。分布云南等地。

    原形态

    宿根直立草本,高30~50厘米,全体折断后有白色乳汁流出。根条状,粗长,入土很深,长达60厘米。数茎丛生,具有棱线,并被棕色长粗毛。单叶互生,倒披针形以至线状倒披针形,长5~7厘米,宽0.5~1厘米,先端渐尖以至长渐尖,基部狭楔形,下延成短柄;叶缘疏生刺齿。头状花序排为2歧聚伞状伞房花序;总苞钟状,苞片2列,线形,外短内长;花全部舌状,花冠黄色,瘦果细柱形,深棕色,有细棱线,具丰富白色冠毛。

    性味

    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消炎解毒。治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复方

    治感冒:奶浆柴胡、野藿香、大麻疙店。水煎服。(性味以下出《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奶浆柴胡拼音注音Nǎi Jiānɡ Chái Hú别名

    竹叶青、岔子菜、小粘连、细防风

    英文名Phoen Hawksbeard出处

    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炙科植物竹叶万丈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epis phoenix Dun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竹叶万丈深 多年生草本,高30-50cm。全株有白色乳汁。根条状,长可达60cm。茎丛生,直立,有棱线,被棕色长粗毛。单叶互生;叶片倒披针形以至条状披针形,长3.5-6.5cm,宽约7mm,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狭楔形,下处成短柄,边缘疏生刺齿并有束毛,上面有粗毛,下面疏生刺毛,尤以中脉上较多。头状花序排列为二岐聚伞状伞房花序;总苞钟状;总苞片2层,条形,外短内长;全部为舌状花,花冠黄色。瘦果细柱形,深棕色,有细棱线;冠毛丰富,白色。花期夏季。

    性味

    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消炎解毒。主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ì Bāo Nán Shé Ténɡ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刺南蛇藤Celastrus flagellaris Rupr.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astrus flagellaris Rupr.采收和储藏:秋后......
  • 拼音注音Cì Chá Měi Dēnɡ Mù别名皮胡椒。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广西刺茶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ytenus variabilis(Loes.)C.Y.Cheng f.inermis C.Y.Cheng et W.L......
  • 拼音注音Cì Méi Guǒ别名蔷薇果(东北)出处《黑龙江中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果实。果实在将成熟时摘下,立刻晒干,干后除去花萼,或把新鲜果实切成两半,除去果核,再行干燥。生境分布生于林缘开阔地及河岸边,山坡灌丛间及杂林中。分布黑龙......
  • 拼音注音Cì Méi Guǒ Gēn别名野玫瑰根(《吉林医药资料》(1):32,1971)出处《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根。功能主治《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经血不止,刺莓果根六钱,水煎加鸡蛋同服。“临床应用防治细......
  • 拼音注音Cì Bō别名泼盘、托盘(《救荒本草》),空腹莲、空腹妙、饭包菠、雅早(《闽东本草》),饭消扭、地苗、田母,田角公(《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闽东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蓬蘽的根或叶。春、夏之间采收,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于山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