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奶浆参

    《中药大辞典》:奶浆参拼音注音Nǎi Jiānɡ Shēn别名

    万丈深、马尾参(《云南中草药》),还阳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为菊科植物奶浆柴胡,秋、冬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

    《云南中草药》:"苦,温。"

    功能主治

    ①《云南中草药》:"补肝肾,益脾增乳。治小儿疳积,贫血,白带,水肿,肝炎,缺乳,跌打损伤,肠风下血。"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补虚,强肝肾。治头晕体虚,四肢无力,奶少,视力模糊,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炖肉,煮鸡蛋、糯米或泡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奶浆参拼音注音Nǎi Jiānɡ Shēn别名

    还阳参、天竹参、万丈深、马尾参

    英文名Common Hawksbeard出处

    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竹叶万尤丈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epis phoenix Dunn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丛中或松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原形态

    竹叶万丈深 多年生草本,高30-50cm。全株有白色乳汁。根条状,长可达60cm。茎丛生,直立,有棱线,被棕色长粗毛。单叶互生;叶片倒披针形以至条状披针形,长3.5-6.5cm,宽约7mm,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狭楔形,下处成短柄,边缘疏生刺齿并有束毛,上面有粗毛,下面疏生刺毛,尤以中脉上较多。头状花序排列为二岐聚伞状伞房花序;总苞钟状;总苞片2层,条形,外短内长;全部为舌状花,花冠黄色。瘦果细柱形,深棕色,有细棱线;冠毛丰富,白色。花期夏季。

    性味

    味苦;甘;性温

    功能主治

    补益肝肾;健脾利湿。主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水肿;带下疳积;缺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

    1.《云南中草药》:补肝肾,益脾增乳。治小儿疳积,贫血,白带,水肿,肝炎,缺乳,跌打损伤,肠风下血。

    2.《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补虚,强肝肾。治头晕体虚,四肢无力,奶少,视力模糊,筋骨疼痛。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白鸭肉拼音注音Bái Yā Ròu别名鹜肉(《千金·食治》)。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肉。生境分布我国大部地区有饲养。原形态家鸭(陶弘景),又名:鹜(《周礼》),舒凫(《尔雅》),家凫(《纲目》)。家禽。嘴长而扁平。......
  • 《中药大辞典》:白鹅膏拼音注音Bái é Gāo别名白鹅脂(《千金·食治》)。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脂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鹅肉“条。化学成分鹅脂主含甘油三油酸酯、甘油三棕搁酸酯、甘油三硬脂酸酯。参见“鹅肉“条。性味甘,凉。①《开宝......
  • 《中药大辞典》:白鹇拼音注音Bái Xián别名鹎雉(《尔雅》),白鹎、白雉(《尔雅》郭璞注),越禽(《动物学大辞典》),银鸡(《脊椎动物分类学》),银雉(《中国动物图谱·鸟类》)。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雉科动物白鹇的肉。生境分布多见于山地......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鹤灵芝拼音注音Bái Hè Línɡ Zhī别名癣草来源爵床科白鹤灵芝属植物白鹤灵芝Rhinacanthus nasutus (L.) Lindau (R. communis Nees),以枝或叶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
  • 拼音注音Bái Hè J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东方栓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metes orentalis (Yasuda)Imaz.[Polystictus orientalis Yasuda]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