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紫苏子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七:紫苏子汤别名

    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降气汤(《普济方》卷一八三)。

    处方

    紫苏子27克 前胡 厚朴 甘草 当归各3克 半夏27克 橘皮9克 大枣5枚 生姜50克 桂心12克

    制法

    上十味,哎咀。

    功能主治

    降气平喘,祛痰止咳。治上实下虚,痰涎壅盛,喘咳短气,胸膈满闷;或腰疼脚弱,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舌苔白滑或白腻等。

    用法用量

    以水2.6升,煮取500毫升,分为五服,日三夜二。

    备注

    方中苏子降气祛痰,止咳平喘为君药;半夏、厚朴、前胡、橘皮理气化痰,止咳平喘,共为臣药;君臣相配,以治上实之有条。桂心温肾祛寒,纳气平喘;当归既养血补肝,同桂心以温补下虚,又能治咳逆上气;甘草、生姜、大枣和中调药,是为佐使。诸药合用,上下兼顾而以上为主,使气降痰消,则喘咳自平。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七《圣济总录》卷十九:紫苏子汤处方

    紫苏子(炒)240克 半夏(汤洗七遍去滑)150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桂(去粗皮)各90克 甘草(炙)人参 白术各60克

    制法

    上七味,研粗末捣筛。

    功能主治

    酶气化痰,培土生金。治肺痹,胸心满塞,上气不下。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擘),同煎至12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备注

    方中紫苏子、半夏、橘皮理气化痰;桂枝助苏子、半夏降逆气;人参、白术益气健脾,培土生金;甘草调和诸药。上药并用,共奏降气化痰,培土生金之功。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重订严氏济生方》:紫苏子汤处方

    紫苏子30克 大腹皮 草果仁 半夏(汤泡七次)厚朴(去皮,姜制,炒)木香(不见火)橘红 木通 白术 枳实(去瓤,麸炒)人参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理气宽中。治忧思过度,邪伤脾肺,心腹膨胀,喘促胸满,肠鸣气走,漉漉有声,大小便不利,脉虚紧而涩。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更多中药材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安肾丸处方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乌(炮,去皮、脐)各500克 桃仁(麸炒)白蒺藜(炒,去刺)巴戟(去心)山药 茯苓(去皮)肉苁蓉(酒浸,炙)石斛(去根,炙)萆薢 白术 破故纸各1.5千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
  • 处方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乌(炮.去皮.脐),各十六两;桃仁(麸炒)、白蒺藜(炒.去刺)、巴戟(去心)、山药、茯苓(去皮)、肉苁蓉(酒浸.炙)、石斛(去根.炙)、白术、破故纸,各四十八两。炮制上为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经......
  • 《温病条辨》卷三:安肾汤处方鹿茸3钱,葫芦巴3钱,补骨脂3钱,韭子1钱,大茴香2钱,附子2钱,茅术2钱,茯苓3钱,菟丝子3钱。功能主治湿久脾阳消乏,肾阳亦惫者。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安肾丸”(见原书同卷)。大便溏者,加赤石脂。各家论述凡......
  • 《吴鞠通医案》卷三:安胃丸处方姜半夏8钱,川椒炭6钱,广皮5钱,云苓块6钱,乌梅肉4钱,生姜5钱。功能主治呕吐不食已久,六脉弦细而弱。用法用量甘澜水8茶杯,煮成3杯。分3次服。摘录《吴鞠通医案》卷三《卫生宝鉴》卷五:安胃丸处方白术5钱,干姜......
  • 处方陈皮、黄连、半夏、当归、贝母、枳实、麦冬、甘草、白术、白茯、苏梗、覆花、枇杷叶。功能主治胸膈有痰不宽,呕吐,如有碍者。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竹茹1团,水煎,食远服。摘录《何氏济生论》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