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肾病综合征用药

    常见症状

    1.水肿轻重不一,轻者仅仅表现为面浮或足肿,重者可出现全身高度水肿,均为凹陷性水肿。甚至出现胸腔及腹腔积液。

    2.乏力患者常自觉四肢无力,有明显的疲乏感。

    3.腰酸痛 一般自觉腰部酸困不适,或有痛感。

    4.小便异常 或尿少,或夜尿多,一般均可出现尿中泡沫增多。

    5.贫血及营养不良 可见面色苍白、口唇无华等贫血貌。

    常用中成药

    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将本病分为以下4型治疗。

    1.脾肾阳虚型 症见一身悉肿,小便不利,或小便清长,夜尿多,面色白(加光)白,形寒畏冷,四肢不温,脉沉濡软,舌胖大质淡,苔白滑润。此型多见于病情迁延日久不愈者。

    治宜:补脾益胃,温阳行水。

    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济生肾气丸、附子理中丸等。

    2.肝肾阴虚型 可见下肢或面部浮肿,伴见口燥咽干,心烦易怒,五心烦热,或手足心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少,脉象细数,或弦细数。此型多见于素体阴虚内热的患者。

    治宜:滋补肝肾,育阴潜阳。

    可选用:知柏地黄丸、六昧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左归丸等。

    3.气阴两虚型 症见全身浮肿、下肢尤甚,过劳则加重,疲乏无力,纳少腹胀,大便不调,口干咽燥,心烦急躁,夜寐梦多,手足心热,舌胖大质红,苔薄或干,脉软或细数。

    治宜:气阴双补。

    可选用:补中益气丸和六味地黄丸同服或交替服用。

    4.湿热蕴郁型 症见浮肿,小便黄赤不利,大便干结或不爽,心烦急躁,夜寐梦多,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弦数、滑数,按之有力。本型较常见,在服用激素治疗过程中,尤易出现。

    治宜:清热利湿,行水消肿。

    可选用:肾炎四味片、保肾康、八正散等,并宜请中医辨证治疗,切勿自服补药。

    常用西药

    1.激素类 首选强的松,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2.细胞毒性药物 如环磷酰胺,也须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3.利尿剂 如噻嗪类,适用于有显著水肿或胸腹腔积液的患者,应遵医嘱应用。

    4.降压药物 如甲基多巴、肼苯达嗪、心得安等,适用于血压显著升高者,应遵医嘱。

    5.抗凝剂 如潘生丁,常用剂量50一100毫克,每日3次。可作为辅助治疗剂。

更多中药材
  • 胡颓子叶的叶片跟万年青尤为相似,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注意到过这种植物呢,也许你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但你肯定见过,胡颓子叶,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叶片,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叶呈椭圆形或长圆形,先端钝尖,基部圆形,全缘或微波状缘,革质,上表......
  • 任何事物都有其另一个解释名词,就像人一样,有大名也有小名,胡颓子叶也不例外,它也有着另一个名字,胡颓子叶是什么呢?胡颓子为大型常绿灌木,株高可达4m,通常具刺,胡颓子的花着生在叶腋间,每腋生—3朵,花期9—11月,来年5月份果实成熟,果熟后......
  • 女人在哺乳期间,用药,选药时会很小心,那么,哺乳期能用华山参滴丸吗?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当哺乳期妇女用药的时候,往往只着重考虑药物是否影响乳汁分泌,很少考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或者根本不知道哪些药物对婴儿有影响。事实上很多药物可随母亲乳汁......
  • 皂角刺,俗称为皂角针,是皂荚树表面的棘刺。皂角刺是一种应用非常普遍的中药,性温,皂角刺的功效和作用是具有排毒和祛除淤肿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皮肤脓肿,此外皂角刺还有很好的抗癌和抑制癌细胞活性的作用。【小便淋闭】皂角刺9克,金钱草、车前草......
  • 婆罗门皂荚是一种大家很熟悉的药材,有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和功效,在很多疾病中是治愈的关键,下面让大家一起深入的对婆罗门皂荚进行更多的解读吧!【别名】 忽野檐默、阿梨去伐、波斯皂荚(《酉阳杂俎》),阿勒勃(《本草拾遗》),清泻山扁豆(《国药的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