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苇茎汤

    《外台秘要》卷十引《古今录验》:苇茎汤别名

    千金苇茎汤(《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附方》)。

    处方

    苇茎(锉)30克 薏苡仁15克 桃仁50枚(去尖、皮、双仁者)瓜瓣15克

    制法

    上四味药,哎咀。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逐瘀排脓。治肺痈。咳吐腥臭黄痰脓血,胸中肌肤甲错,隐隐作痛,咳时尤甚,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脉滑数。现用于肺脓疡、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百日咳等属于肺热者。

    用法用量

    以水1升,先煮苇茎,煮取500毫升,去滓,悉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6当吐如脓。

    备注

    本方为治肺痈名方。方中苇茎甘寒轻浮,清肺泻热为君;瓜瓣化痰排脓为臣;桃仁活血祛瘀,薏苡仁清肺破毒肿,共为佐使。四药合用,共成清肺化痰,逐瘀排脓之功。肺痈未成或已成者均可使用。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引《古今录验》《备急千金要方》:苇茎汤组成

    苇茎二升,切,加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60g) 薏苡仁半升(30g) 瓜瓣半升(24g) 桃仁三十枚(9g)

    用法

    原方上四味畋咀,内苇汁中,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当吐如脓。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

    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主治

    肺痈。身有微热,咳嗽吐痰色黄,甚则咳吐腥臭脓痰,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

    肺痈之病,由热毒壅肺,痰热瘀血互结所致。痰热壅于肺,肺失清肃,则咳嗽发热;痰热瘀血内壅,气滞血瘀,郁结成痈,血败肉腐,酿化为脓血,故咳吐黄痰,甚则咳吐腥臭脓痰;痰热内蕴,肺络不通,故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皆为痰热内盛之征,故治宜清肺化痰,逐瘀排脓。方中苇茎(芦根)甘寒轻浮,善清肺热而通肺窍,是治疗肺痈必用之品,为君药。瓜瓣(冬瓜仁)清热化痰,利湿排脓,配合君药清肺宣壅,涤痰排脓;薏苡仁甘淡微寒,上清肺热而排脓,下利肠胃而渗湿,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解,共为臣药。桃仁活血逐瘀散结,以助消痈,且润燥滑肠,与冬瓜仁相合,使痰热之邪从大便而解,为佐药。四药合用,具有清热、逐瘀、排脓之功,为治肺痈常用之方。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肺痈的有效方剂,不论肺痈将成或已成,或善后调理,均可应用,以胸痛,咳嗽,吐痰腥臭或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肺脓疡、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肺热痰瘀互结者。

    方歌

    苇茎汤方出千金,桃仁苡仁冬瓜仁,肺痈痰热兼瘀血,化痰排脓病自宁。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
更多中药材
  • 《兰室秘藏》卷中:安神汤处方生甘草 炙甘草各6克 防风7.5克 柴胡 升麻 酒生地黄 酒知母各15克 黄耆60克 酒黄柏 羌活各30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头痛头眩,眼黑。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加蔓荆子1.5克......
  • 处方犀角2钱,朱砂1钱,干漆1钱,山甲片5分,轻粉5分,旱三七2钱,京牛黄5厘,青蒿1捻,甘遂2钱,大黄2钱,麝香3厘。制法上为细末,用猪脾1个,阴阳瓦焙焦成炭存性,细研,与药面合一处,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痫病,忽然昏倒,目天吊,......
  • 处方礞石1两(煅),风化消1两,朱砂1两,沉香5钱,珍珠5钱。制法上为末,煎天麻膏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利肺安心,逐痰醒神。主痰升致癫。用法用量每服3丸,姜汁、竹沥调下。各家论述《医略六书》:青礞石善化顽痰之固结;风化消专泻热结之壅痰;沉......
  • 处方熟地5两,人参1两5钱,黄耆(蜜炙)3钱,龙齿(煅)3钱,远志1两5钱,桂心1两5钱,茯神2两(去木),炙草1两,当归3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悸病脉弦涩者。用法用量水煎5钱,去滓温服。各家论述熟地补肾水以上交乎心,人参补心气以下交乎肾......
  • 处方犀角(镑)半两,车前子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人参半两,雄黄(研)1两。制法上为末;取桃白皮10两、桃符10两,水3升,煎1升,去滓,煎成膏,和前药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客忤。用法用量每服3丸,桃柳汤送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