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升阳举经汤

    《兰室秘藏》卷中:升阳举经汤处方

    肉桂(去皮,盛夏不用)白芍药 红花各1.5克 细辛1.8克 人参 熟地黄 川芎各3克 独活 黑附子(炮裂,去皮、脐)炙甘草各5克 羌活 藁本 防风各6克 白术 当归 黄耆 柴胡各9克 桃仁(汤浸,去皮、尖)10个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妇人经水不止,右尺脉按之空虚,属气血俱脱者。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金·《兰室秘藏》:升阳举经汤组成

    肉桂、白芍、红花各五分(各1.5克),细辛六分(1.8克),人参、熟地黄、川芎各一钱(各3克),独活、炮附子、炙甘草各一钱五分(各4.5克),羌活、藁本、防风各二钱(6克),白术、当归、黄芪、柴胡各三钱(各9克),桃仁10个。

    用法

    水煎服,每日2次,各药剂量可按比例酌加。

    功效

    补血益气,升阳调经。

    主治

    主治妇人气血俱脱,经水不止,右尺脉按之空虚,或轻按其脉速疾、举指弱紧而涩。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所致的月经过多、贫血、便血、血尿等病症。

    崩漏:以升阳举经汤治疗崩漏47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51岁,其中18~30岁者16例,31~51岁者31例;病程最短者14天,最长者126天。所有病例均经西医妇科检查确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各病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湖南中医杂志》1986年03期)

    方解

    升阳举经汤主要用于治疗妇女崩漏证。方用人参、黄芪、附子等升阳益气,配以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等补血调经。

    方歌

    升阳举经治崩漏,气血俱脱用之良。

    摘录金·《兰室秘藏》
更多中药材
  • 处方朱砂5钱,雄黄5钱,没药5钱,乳香5钱,真番卤8分(煅令烟尽),人言1钱(煅过),枯矾2钱,巴豆30枚(去油)。制法上为细末,粳米饭为丸,如荞麦大小,成锭,作线条亦可。功能主治发背,痈疽,恶疮,粉瘤,鼠漏,无名疔毒等疮,疮头孔多,脓血不......
  • 处方车前子半两,龙胆草半两,谷精草半两,仙灵脾半两,威灵仙半两,藁本半两,荆芥穗2钱半,秦皮2钱半,甘草(炙)2钱半。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热眼肿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煎服。摘录《直指》卷二十......
  • 处方硫黄1两,水银(二味同炒,作沙子)1两,曾青1两,丹砂1两,雄黄1两,白石英1两,紫石英1两,铅丹1两,玄精石1两,胡粉1两,消石2两(以上11味各细研,入瓷盒盛,盒上留一眼子,外用六一泥固济毕,候干,以文火养一复时后,闭盒眼子,用大火......
  • 处方天雄(去皮脐,如无,以大附子代之)1两,大川乌1两(去皮脐),白附子5钱,南星5钱,天麻5钱,川芎,半夏,木香,全蝎(去毒,姜汁拌,全用)。功能主治偏正头风作痛,痛连于脑,常如牵引之状,发则目不可开,眩晕不能抬举。用法用量方中川芎、半夏......
  • 别名八生散(《证治要诀类方》卷三)。处方天雄60克(此药最佳,无则以大附子代之,去皮)大川乌60克(去皮)天南星 白附子 天麻 白术各30克 川芎 木香 全蝎(姜汁拌,全用)半夏各15克(同天雄、附子、南南、川乌并生用)制法上药生用,锉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