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黄背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背草别名

    进肌草、黄背茅、草糖

    来源

    禾本科黄背草Themeda triandra Forsk. var. japonica (Willd.) Makino,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东北、华北、华南、西南。

    性味

    甘,温。

    功能主治

    活血通经,祛风除湿。主治经闭,风湿疼痛。

    用法用量

    1~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黄背草拼音注音Huánɡ Bèi Cǎo别名

    黄背茅、进肌草、金丝茅、山红草、屈针草

    英文名all-grass of Arabian Themeda出处

    始载于《植物华名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黄背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emeda triandra Forsk. Var. japonica (Willd. ) Makino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等荒脊土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至华南、西南等地。

    原形态

    黄背草,多年生草本。秆粗壮,直立,高80-110cm。叶鞘具脱落性的疣基长柔毛;叶舌长1-2mm,先端钝圆,具短纤毛;叶片狭条形,长10-40cm,宽4-5mm,仅上面基部疏被疣基长纤毛。假圆锥花序狭,长30-40cm,佛焰苞舟形,有毛或无毛,总状花序由佛焰苞中抽出,长1-2cm,有7枚小穗,基部有1枚近于轮和的雄性或中性小穗,但无芒;第1颖革质,边缘内卷,第2颖与第1颖等长或较短,边缘膜质,透明;上部3枚小穗中枚为两性,基盘有髯毛;第1小花的外稃膜质透明,内稃不存在,第2小花的外稃短,有1长芒或无芒。花、果期6-10月。

    归经

    肝经

    性味

    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

    活血通经;祛风除湿。主经闭;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幼苗或根:味甘、性温。有活血调经、驱风除湿的功效。主治经闭、风湿疼痛。幼苗可治高血压病。根常用于习惯性流产。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千层拼音注音Bái Qiān Cénɡ别名玉树、千层皮来源桃金娘科千皮层属植物白千层Melaleuca leucadendra L.,以树皮及枝叶入药。全年可采,阴干。性味叶:辛,微温。皮:平。功能主治叶:芳香解表,祛......
  • 《中药大辞典》:白千层叶拼音注音Bái Qiān Cénɡ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叶片,全年可采。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1~1.5%,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占50~65%,其次为松油醇、醛类等。性味辛涩,......
  • 拼音注音Bái Qiān Cénɡ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叶或枝蒸取的挥发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leuca leucadendron L.原形态乔木,高达18m。树皮灰白色,厚而松软,呈薄层状剥落。嫩枝灰白色。......
  • 拼音注音Bái Qiān Cénɡ Pí别名千层皮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leuca leucadendro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乔木,高达18m。树皮灰白色,厚而......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升麻拼音注音Bái Shēnɡ Má来源蔷薇科白升麻Spiraea japonica L. f. var. stellaris Rehd.,以根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微辛,凉。功能主治清热解表。主治感冒,头痛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