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寄生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寄生藤拼音注音Jì Shēnɡ Ténɡ别名

    上树酸藤、大叶酸藤、黄藤、堂仙公、酸藤公

    来源

    檀香科寄生藤Henslowia frutescens Champ.,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布

    广东、广西。

    性味

    微甘、苦、涩,平。

    功能主治

    疏风解热,除湿。主治流行性感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寄生藤拼音注音Jì Shēnɡ Ténɡ别名

    藤香、入地寄生、熊胆藤、左扭香(《广西药植名录》),列子、藤酸公、青藤公(《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出处

    《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

    为植香科植物寄生藤全株。全年可采,多鲜用。

    生境分布

    生于灌木丛中,寄生于其他植物的地下茎或根上。分布我国南部各省区。

    原形态

    寄生性灌木,直立或藤本状,长2~8米,枝有纵纹和黑褐色皮孔。叶互生,近肉质,倒卵形或椭四形,长3~7厘米,宽1.5~2.5厘米,基部渐狭而下延,两而无毛,基出脉3条。花小,单性,雌雄异株:雄花球形,径不及2毫米,数朵集成腋牛小伞形花序;花萼5,裂片三角形:雄蕊5,生于裂片基部;雌花单生于叶腋,卵形,子房下位,一室。核果卵形,黄褐色,长约1厘米,花期冬季。

    功能主治

    《广西药植名录》:"散血,消肿,止痛。治刀伤,跌打。"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寄生藤拼音注音Jì Shēnɡ Ténɡ别名

    入地寄生、熊胆藤、左扭香、藤香、青藤公

    出处

    出自《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檀香料植物寄生藤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ndrotrophe frutesces(Champ.ex Benth.)Danser[Henslowia frutescens Champ.ex Benth.;Dufrenoya frutesces (Chanp.)Sstauffe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多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原形态

    木质藤本,常呈灌木状。枝三棱形,扭曲。叶厚,多少软革质;叶柄长0.5-1cm;扁平,叶片倒卵形至阔椭圆形,长3-7cm,宽2-4.5cm,先端圆钝,有短尖,基部收狭而下延成叶柄,基出脉3条。花通常单性,雌雄异株;雄花球形,长约2mm,5-6朵集成聚伞状花序;小苞片近离生,偶呈总苞状;花梗长约1.5mm;花被5裂,裂片三角形,在雄蕊背后有疏毛一撮,花药室圆形;花盘5裂;雌花或两性花;通常单生;雌花,短圆柱状,花柱短小,柱头不分裂,锥尖形;两花,卵形。核果卵形或卵圆形带红色,长1-1.2cm,先端有内拱形约宿存花被,成熟时棕黄色至红褐色。花期1-3月,果期6-8月。

    归经

    肺;肝经

    性味

    微甘;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活血止痛。主流行性感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

    《广西药植名录》:散血,消肿,止痛。治刀伤,跌打。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àn Xià Qǔ出处《韩氏医通》来源为半夏加面粉、姜汁等制成的曲剂。性状本品成长方形块状,长约3.5厘米,宽约2厘米,厚约1厘米。质硬,色白。上面印有品名,底面平滑。性味《饮片新参》:“苦辛,平。“注意《饮片新参》:“内热烦渴者......
  • 《中药大辞典》:半截叶拼音注音Bàn Jié Yè别名锅铲叶、金边莲(《云南中草药选》),半节叶、半节观音(《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牙喃坝(傣名)。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西番莲科植物镰叶西番莲的全草。全年可采。晒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边......
  • 拼音注音Bàn Bǎ Sǎn别名搜山虎、虎爪搜山虎、箐鸡尾、野蕨菜来源蕨类水龙骨科扇蕨属植物扇蕨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 (Baker)Christ,以根状茎入药。四季可采,去毛,晒干。性味甘、微苦、涩,凉......
  •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拉子别名见风干来源榛科鹅耳枥属植物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 Blume.,以果穗入药。秋季采,晒干。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健胃消食。用于胸腹胀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用法用量3~5钱。备注(1)华鹅耳枥......
  • 拼音注音Bàn Zhī Lián别名松叶牡丹(《植物学大辞典》),金丝杜鹃(《中国植物图鉴》),佛甲草、打砍不死、万年草(《南宁市药物志》)。出处《江西民间草药》来源为马齿苋科植物大花马齿苋的全草。6~9月采取。生境分布各地均有栽培。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