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藜芦膏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藜芦膏处方

    藜芦 黄连 雄黄 黄芩 松脂各90克 猪脂250克 矾石150克

    制法

    上药七味,研末,煎令调和。

    功能主治

    治小儿一切头疮,以及蜗疮,癣疮、湿疮,久而瘙痒不生痂者。

    用法用量

    先以赤龙皮(槲木皮)、天麻汤洗,再涂傅药膏。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圣济总录》卷一三六:藜芦膏处方

    藜芦(去芦头)1两半,石硫黄(研)半两,猪牙皂荚半两,乳香半两(研),附子1分,杏仁(去皮,研)3两,腻粉1分,巴豆(去壳,研)半分,猪胆2枚,酥2两,白矾(研)1分,猪脂5两。

    制法

    上为末,先熬脂、酥、胆汁令沸,即下诸药末,搅匀,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

    疮疥。

    用法用量

    每日3次涂摩。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六《千金》卷五:藜芦膏处方

    藜芦3两,黄连3两,雄黄3两,黄芩3两,松脂3两,猪脂半斤,矾石5两。

    制法

    上为末,煎令调和。

    功能主治

    小儿一切头疮,久即疽痒,不生痂,赤色肿有尖头者;瘑癣;浅疮经年搔成痒孔者。

    用法用量

    先以赤龙皮(槲木皮是也)、天麻汤洗讫,敷之。

    摘录《千金》卷五《圣惠》卷六十五:藜芦膏处方

    藜芦2两(去芦头),白矾2两(烧灰,细研),雄黄2两(细研),苦参2两(锉)。

    制法

    先捣藜芦、苦参为散,入猪脂1斤相和,煎十余沸,绵滤去滓,次入松脂、雄黄、白矾等末,搅令匀,待冷,收于瓷盒中。

    功能主治

    诸瘑疮,经久则生虫。

    用法用量

    旋取涂之,以愈为度。

    摘录《圣惠》卷六十五《外科大成》卷二:藜芦膏处方

    藜芦1两,苦参1两,猪脂半斤。

    制法

    浸7日,煎10数沸,去渣,入松香1两化,离火,入雄黄末、枯矾末各1两,搅匀。

    功能主治

    瘑疮痒痛,黄水浸淫。

    用法用量

    涂之,以愈为度。

    摘录《外科大成》卷二《圣惠》卷六十:藜芦膏处方

    藜芦半两(去芦头),川大黄半两(锉碎),黄连半两(去须,微炒),楝子14枚(捣碎),巴豆3枚(去皮心,研碎),桃仁14枚(汤浸,去皮尖双仁)。

    功能主治

    痔疾,肛边生鼠乳。

    用法用量

    上药以猪脂5合,煎20-30沸,绵滤去滓,放冷。以涂痔上。

    摘录《圣惠》卷六十
更多中药材
  • 《博爱心鉴》:保元汤处方人参3克 黄耆9克 甘草2克 肉桂1.5~2克功能主治主痘疮气虚顶陷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1片,煎至150毫升。不拘时服。备注方中肉桂原书无用量,现据《景岳全书》卷六十三补。摘录《博爱心鉴》《观聚方要......
  • 《博爱心鉴》:保元汤处方人参3克 黄耆9克 甘草2克 肉桂1.5~2克功能主治主痘疮气虚顶陷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1片,煎至150毫升。不拘时服。备注方中肉桂原书无用量,现据《景岳全书》卷六十三补。摘录《博爱心鉴》《观聚方要......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保元清降汤处方野台参15克 生赭石25克(轧细)生芡实18克 生山药18克 生杭芍18克 牛蒡子6克(炒,捣)甘草4.5克功能主治主吐衄证,下元虚损,中气衰惫,冲气、胃气因虚上逆,其脉弦而硬急,转似有力者。用法用量水......
  • 处方天冬、麦冬、生地、熟地、人参、黄耆、炙草、五味。功能主治固本,调脾肺肾三经之虚。主肺脾肾虚,肺痿咳血成劳者。摘录《金鉴》卷四十......
  • 处方人参3钱,炒于术3钱,茯苓5钱,当归4钱,白芍2钱(炒),干地黄4钱,陈皮1钱5分,砂仁1钱,醋柴1钱,香附2钱(炙),桔梗2钱,杜仲4钱(炒),桑枝4钱,谷芽4钱,薏米5钱(炒),炙草1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补养气血,兼舒肝和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