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回阳返本汤

    《伤寒六书》卷三:回阳返本汤处方

    附子 干姜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炙甘草 腊茶

    功能主治

    回阳复阴。治阴盛格阳,烦躁。

    用法用量

    上药以水200毫升煎服,临服入蜜5匙,顿冷服之,取汗为效。

    面赤戴阳者,加葱白7茎、黄连少许。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古今医鉴》卷七:回阳返本汤处方

    人参3克 白术3克 干姜3克(炒)丁香2.4克 甘草3克 陈皮3克 半夏(制)3克 大附子(制)3克 茯苓2.4克 神曲(炒)1.8克 白豆蔻2.4克 沉香15克

    制法

    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

    治急阴证,手足冷,指甲青,小腹疼痛,外肾挛缩。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大枣2枚,盐少许,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鲁府禁方》卷一:回阳返本汤处方

    附子、干姜、人参、肉桂、麦门冬、五味、茯苓、甘草、童便。

    功能主治

    阴极发燥,微渴面赤,欲于泥水井中坐卧者,脉沉迟无力或脉伏。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临服入蜜2匙,顿服之。服热而燥不止者,宜再服,燥自定矣。

    无脉者,加猪胆汁1匙;面赤者,加葱7茎;呕者,加姜汁炒半夏。

    注意

    不可服凉药。若误认为热症,而用凉药,死不可复生矣。

    摘录《鲁府禁方》卷一《救偏琐言·备用良方》卷十:回阳返本汤处方

    人参、黄耆、鹿茸(酒炙,锉片,用酒蒸膏配药)、当归、川芎、肉桂、甘草、山楂、熟附、大枣2枚。

    功能主治

    痘,气血虚剧,皮薄浆清,锡皮灰白,虚惕寒战。

    摘录《救偏琐言·备用良方》卷十《伤寒六书》卷三:回阳返本汤处方

    熟附子、干姜、甘草、人参、麦门冬、五味子、腊茶、陈皮。

    功能主治

    阴盛格阳,阴极发燥,面赤腹痛,吐泻不渴,畏寒肢冷,欲坐卧于水井中,脉来无力,或脉全无欲绝。

    用法用量

    面戴阳者,下虚,加葱7茎、黄连少许,用澄清泥浆水1钟煎之,临服入蜜5匙,顿冷服之。取汗为效。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
更多中药材
  • 《傅青主女科》卷下:安奠二天汤处方人参30克(去芦)熟地30克(九蒸)白术30克(土炒)山药15克(炒)山萸15克(蒸,去核)炙草3克 杜仲9克(炒黑)枸杞6克 扁豆15克(炒,去皮)功能主治妊娠小腹作疼,胎动不安,如有下堕之状。用法用量水......
  • 处方黄芩(条实者)1两,白芍药1两,白术1两,砂仁5钱。功能主治妊妇不食,服气冲心,遍身疼痛欲死。用法用量分4剂。水煎服。摘录《简明医彀》卷七......
  • 处方玄参5钱,生地5钱,麦冬5钱,白薇1钱,骨碎补5钱,天门冬3钱。功能主治因过食肥甘,热气在胃,胃火日冲于口齿之间,而湿气乘之,湿热相搏而不散,虫生于牙而致齿牙破损而作痛,如行来行去者。用法用量水煎服。配合五灵至圣散含漱。摘录《辨证录》卷......
  • 处方黄耆1两,白术5钱,当归5钱,生枣仁5钱,远志3钱,茯神5钱,甘草1钱,熟地1两,半夏2钱,麦冬5钱,柏子仁3钱,玄参3钱。功能主治生血,补心肝。主心虚惊悸。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四......
  • 《永类钤方》卷十八引郑氏方:安宫散处方附子(炮)2钱,阿胶(炒)2钱,五味子2钱,黄耆(炙)2钱,山药2钱,当归2钱,熟地黄2钱,赤芍2钱,木香2钱,甘草(炙)2钱,生姜半两(炒黑),糯米1勺(炒焦)。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安胎。主半产,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