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二灰散

    《圣济总录》卷一三六:二灰散处方

    棘针(倒勾,烂者)3枚,丁香7枚。

    制法

    上药同于瓶内烧令烟断,研细。

    功能主治

    疔肿毒气。

    用法用量

    以未满月孩子粪和涂肿上,日3-2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六《医林绳墨大全》卷九:二灰散处方

    黑驴粪(阴阳瓦焙存性)1钱5分,血余炭1钱5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崩漏。

    用法用量

    用火酒调下。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九《魏氏家藏方》卷七:二灰散处方

    干侧柏(略焙,为末)5钱,桐子炭(再烧为灰,却为末)2钱,棕榈灰(烧存性,为末)3钱。

    功能主治

    下血。

    用法用量

    上药和作2服。糯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三因》卷九:二灰散别名

    二合灰散

    处方

    红枣(和核烧存性)、百药煎(煅)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肺疽,吐血并妄行。

    用法用量

    二合灰散(《医学纲目》卷十七)。

    摘录《三因》卷九《圣济总录》卷一五二:二灰散处方

    蚕纸不计多少(烧灰)、箬叶(茶笼内者,烧灰)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经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二方出《圣惠》卷六十八,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二灰散处方

    马缰灰1两,弓弦灰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金疮,刀箭入肉,骨碎不出,赤肿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用蓼蓝汁调下1钱匕每日3次。

    摘录方出《圣惠》卷六十八,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圣济总录》卷一六六:二灰散处方

    蔓荆实(烧存性)1两、皂荚刺(烧存性)1两。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产后乳汁不泄,结滞不消,热肿。

    用法用量

    《普济方》有麝香半钱。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六《圣济总录》卷一二三:二灰散处方

    灯心(烧灰)、炭上白灰、白僵蚕(直者,炒)各等分。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缠喉风及狗咽。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生姜、蜜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更多中药材
  • 处方京三棱(炮)、丁香皮(不见火),各三两;丁香(不见火)、青皮(去白),各一两;干姜(炮)、巴豆(去皮.膜.油),各二钱半。炮制上件为细末,入巴豆拌匀,面醋糊为圆,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不和,宿滞不化,腹胀肠鸣,呕逆恶心,便利不调,......
  • 《洞天奥旨》卷十二:暗治饮处方黄柏3钱,茯苓5钱,蒲公英3钱,柴胡1钱,白芍5钱,生甘草5钱,龙胆草1钱,豨莶草2钱。功能主治袖手疳。生龟头之颈上,皮包于内而外不显。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二《外科医镜》:暗治饮处方当归5钱,白......
  • 《医统》卷九十八:暗香汤处方梅花。制法梅花将开时,清旦摘取半开花蕊连蒂置瓶内,每1两用炒盐1两洒之,不可以手触坏,用厚纸数重封固置阴处。次年取时,先置蜜于盏内,然后取花头二三个内于中,滚汤一泡,自开如新。功能主治调脾胃。主摘录《医统》卷九十......
  • 处方好漆半升,醇酒半升,白蜜半升。制法上三味于铜器中和匀,微火熬令可丸。如鸡头大。功能主治蛲虫在胃,令人渐羸。用法用量每服1丸,宿勿食,空腹温酒送下,虫未下再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 《圣惠》卷五十九:艾叶丸别名伏龙肝丸处方艾叶1两(微炒),黄连1两(去须,微炒),木香1两,地榆1两(锉),伏龙肝1两,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当归1两(锉,微炒),赤芍药1两,黄芩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赤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