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川芎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川芎汤处方

    当归(去芦.洗.焙)、川芎,各等分。

    炮制

    上粗散。

    功能主治

    治产后去血过多,运闷不省,及伤胎去血多,崩中去血多,金疮去血多,拨牙齿去血多,不止,悬虚,心烦眩运,头重目暗,耳聋满塞,举头欲倒,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科补要》卷四:川芎汤处方

    川芎 白芷 防风 当归 赤芍 生地 羌活 陈皮 黄荆子 花粉 茄皮

    功能主治

    主头面伤。

    用法用量

    上药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伤科补要》卷四《普济方》卷五十三:川芎汤处方

    川芎半两,蚯蚓半两(不出土)。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耳聋气闭。

    用法用量

    每服2-3钱,煎麦门冬汤临卧服。后埋低头伏睡,3夜3服,立效。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三《伤寒标本》卷下:川芎汤处方

    川芎、藁本、苍术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伤寒。

    用法用量

    汤调3钱服。须臾呕、汗便解。

    摘录《伤寒标本》卷下《保命集》卷中:川芎汤处方

    川芎、白术、羌活各等分。

    功能主治

    四时伤寒外感,恶风寒,无汗者。犯房室感寒。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

    用法用量

    每服5-7钱至10余钱,或半两-1两。水煎,稍热服。

    恶寒甚,脉大浮者,加麻黄。

    摘录《保命集》卷中《此事难知》:川芎汤处方

    川芎、羌活(制)、苍术各等分。

    功能主治

    伤寒无汗。

    用法用量

    水煎5-7钱饮。

    若汗少,恶寒甚者,加麻黄1-2钱匕。

    摘录《此事难知》《普济方》卷三五○:川芎汤别名

    川芎散

    处方

    川芎4两,羌活4两,羚羊角屑4两,酸枣仁4两,芍药4两,桑肉皮6分,防风。

    功能主治

    产后中风,身背拘急如束,并渴。

    用法用量

    川芎散(《准绳·女科》卷五)。方中防风用量原缺。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伤寒大白》卷一:川芎汤处方

    川芎、苍术、羌活、防风、荆芥、甘草。

    功能主治

    太阳经风湿头痛。

    用法用量

    兼寒者,加细辛;阳明见证,加白芷;少阳见证,加柴胡;有火者,加黄芩,即合选奇汤。

    摘录《伤寒大白》卷一《宋氏女科》:川芎汤处方

    川芎5钱,当归5钱,荆芥穗5钱(炒黑)。

    功能主治

    产后去血过多,血晕不省。

    用法用量

    作1服,水煎,入酒、童便服之。

    摘录《宋氏女科》
更多中药材
  •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半夏酒处方半夏10枚。功能主治舌肿满口,气息不通,须臾杀人,急以手指刺破,溃出恶血,亦可用微针决破,次用此药。用法用量以苦酒1升,煮取8合,稍稍漱口,热含冷吐。半夏动人咽喉,以生姜汁解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九《圣惠......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半夏饮处方半夏(汤洗)、麦门冬(去心)、赤茯苓(去皮)、白术、桔梗、青皮(去白)、前胡,各三分。厚朴(生姜制.炙.一两)。枇杷叶(去毛.炙)、防风,各半两。大腹皮(三分)。功能主治治风痰,心腹烦满呕吐,不欲饮食。用法......
  • 《外台秘要》卷八引《万全方》:半夏饮子处方制半夏12克 厚朴(炙)人参 白术 生姜(切)大枣各9克 粳米10克 橘皮6克制法上八味,细切。功能主治益气补中,降逆止呕。主胃反,饮食吐逆,水谷不化。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煎取400毫升,去滓,......
  • 《金匮要略》卷中:半夏麻黄丸处方半夏 麻黄各等分制法上二味,研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通阳化饮。主水饮内停,心阳被遏,心下悸动者。用法用量饮服3丸,日三服。备注方中麻黄通太阳以泄水气;半夏蠲饮消水。二味相配,共奏通阳化饮之功,阳通饮......
  • 处方半夏三枚,生用厚朴二钱,茯苓二钱,生姜三片,加【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蘖、黄芩、山栀,各二钱半。功能主治治伤寒杂病,热毒烦闷,干呕口燥,呻吟喘满,阳厥极深,畜热于内,传为阴毒,腹满呕吐或欲作利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煎热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