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梧桐花

    《中药大辞典》:梧桐花拼音注音Wú Tónɡ Huā出处

    《纲目拾遗》

    来源

    为梧桐科植物梧桐,夏季采收。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梧桐子"条。

    炮制

    筛净泥屑,拣去杂质,晒干。

    性味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平。"

    功能主治

    治水肿,秃疮,汤火伤。

    ①《山海草函》:"治癞头,汤火伤。"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研末调涂。

    复方

    ①治水肿:梧桐花(干)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烧烫伤:梧桐花研粉调涂。(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梧桐花拼音注音Wú Tónɡ Huā英文名Flower of Phoenix Tree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Firmiana plantanifolia (L.f.) Marsili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rmiana plantanifolia (L.f.) Marsili [F.simplex (L.) W.F.Wight]

    采收和储藏:6月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为人工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日本也有分布。

    原形态

    梧桐 落叶乔木,高达16m。树皮青绿色,平滑。单叶互生,叶柄长8-30cm;叶片心形,掌状3-5裂,直径15-20cm,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无毛或略被短柔毛;基生脉7条。圆锥花序顶生,长约20-50cm,下部的分枝长达12cm,花单性或杂性,淡黄绿色;导管长约2mm,裂片5,长条形,向外卷曲,长7-9mm,外面被淡黄色短柔毛,无花瓣;雄花由10-15枚雄蕊合生,花丝愈合成一圆柱体,约与萼片等长;雌花常有退化雄蕊围生子房基部,子房由5心皮联合,部分离生,花柱长,柱头5裂。蓇葖果5,纸质,有柄,长6-11cm,宽1.5-2.5cm,被短绒毛或几无毛,在成熟前每个心皮由腹缝开裂成叶状果瓣。种子4-5,球形,直径约7mm,干时表面多皱纹,着生于叶状果瓣的边缘。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性状

    性状鉴别 花淡黄绿色,基部有梗。无花瓣,花萼筒状,长约1mm,裂片5,长条形,向外卷曲。被淡黄色短柔毛。雄蕊10-15枚合生,约与萼等长。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含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芹菜素(apigenin)。还含水溶性多糖(polysaccharide)。

    炮制

    筛净泥屑,拣去杂质,晒干。

    归经

    肺;肾经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利湿消肿;消热解毒。主水肿;小便不利;无名肿毒;创伤红肿;头癣;汤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复方

    ①治水肿: 梧桐花(干)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烧烫伤:梧桐花研粉调涂。(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

    1.《山海草函》:治癞头,汤火伤。

    2.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huí Sī Wèi Máo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垂丝卫矛Euonymus oxyphyllus Miq.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oxyphyllus Miq.采收和储藏:9月后果实成熟时采收,晒......
  • 《中药大辞典》:垂丝海棠拼音注音Chuí Sī Hǎi Tánɡ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垂丝海棠的花。2月采收。生境分布产我国西南部,现已广为栽培。原形态乔木,高达5米,树冠疏散。小枝幼时紫色,初有毛,后脱落。叶卵形、椭圆形,或椭圆状卵......
  • 《全国中草药汇编》:垂果南芥拼音注音Chuí Guǒ Nán Jiè来源十字花科垂果南芥Arabis pendula L.,以果实入药。生境分布内蒙古、东北、华北、西北、西南。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治疮疡肿毒。用法用量1~3......
  • 拼音注音Chuí Guǒ Dà Suàn Jiè出处据《晶珠本草》记载:垂果大蒜芥可治肉毒症和骚热病。原植物果荚同侧悬垂是其特征。《形态比喻》记载:垂果大蒜芥生长在旱滩、田边地头。叶像萝卜叶;根细;茎单一,分枝多,枝头开黄花;果荚长,状如松......
  • 拼音注音Chuí Liǔ别名柳树、清明柳、吊杨柳、线柳、倒垂柳、青龙须[根名]来源杨柳科柳属植物垂柳Salix babylonica L.,以枝、叶、树皮、根皮、须根等入药。枝、叶夏季采,须根、根皮、树皮四季可采。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