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天王七

    《中药大辞典》:天王七拼音注音Tiān Wánɡ Qī别名

    五转七、白暴七、鸡爪七

    出处

    《陕西中草药》

    来源

    为忍冬科植物羽裂莛子藨。秋末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全体被粗毛。根粗壮,圆锥形,分叉,具须根。茎单一,直立。叶对生,在茎顶常4片叶近轮生状;长卵圆形,羽状深裂,长10~20厘米。穗状花序顶生,具梗;花白色;萼管卵形,裂片5,宿存;花冠狭漏斗状,基部一侧肿胀,裂片5,不相等;雄蕊5;子房下位,3~5室,每室有胚珠l颗。浆果近球形,乳白色,直径6~8毫米,有种子3粒。种子扁椭圆形,平滑,长6毫米。

    本植物的叶(天王七叶)、成熟果实(天王七果实)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味

    苦涩,平。

    功能主治

    祛风湿,理气活血,健脾胃,消炎镇痛,生肌。治劳伤,风湿腰腿痛,跌打损伤,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白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天王七拼音注音Tiān Wánɡ Qī别名

    白果七、鸡爪七

    英文名Root of Featherycleft Horsegentian出处

    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莛子藨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osteum pinnatifidum Maxim.[T. intermedium Dielse et Graebn.]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2900m的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河南、湖北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

    莛子藨 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被刺刚毛及腺毛。茎中空,具白色的髓部。叶3-4对,近无柄;叶轮廓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长8-20cm,宽6-18cm,叶羽状深裂,基部楔形至宽楔形,裂片1-3对,先端渐尖,无锯齿;茎基部的初生叶有时不分裂。穗状花序顶生,具3-4轮,每轮有6花,系为2对生无总梗的3花聚伞花序组成;萼筒长约4mm,具5微小的萼齿;花冠狭钟状,长约10mm,黄绿色,筒基部具浅囊,裂片二唇形,裂片里面带紫色斑点;雄蕊5,与花柱均稍短于花冠。核果宾球形,直径约10mm,冠以宿存的萼齿;核3粒,扁,亮黑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

    性味

    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消食。主风湿腰腿痛;劳伤;跌打损伤;月经不调;食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ěi Yú Huánɡ Cǎo别名钻之灵、小瓠花英文名seed of Siberian Merremi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北鱼黄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remia sibi......
  • 拼音注音Běi Hè Shī英文名FRUCTUS CARPESII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性状本品呈圆柱状,细小,长3~4mm,直径不及1......
  • 拼音注音Bàn Yuán Gài Yīn Shí Jué英文名Broadscale Humat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半圆盖阴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umata platylepis (Bak.)Chi......
  •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夏拼音注音Bàn Xià别名三叶半夏、三叶老、三步跳、麻玉果、燕子尾英文名RHIZOMA PINELLIAE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 的干燥块茎。夏、秋......
  • 拼音注音Bàn Xià Qǔ出处《韩氏医通》来源为半夏加面粉、姜汁等制成的曲剂。性状本品成长方形块状,长约3.5厘米,宽约2厘米,厚约1厘米。质硬,色白。上面印有品名,底面平滑。性味《饮片新参》:“苦辛,平。“注意《饮片新参》:“内热烦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