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蛇眼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眼草拼音注音Shé Yǎn Cǎo别名

    雨过天晴、大麻草、粉草、鸢尾叶凤尾菊

    来源

    菊科风毛菊属植物线叶风毛菊Saussurea romuleifolia Franch.,以全草入药。秋末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

    辛、苦,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

    祛风活络,解毒,消积。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小儿疳积;外用治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2~3钱。外用适量,根研粉调香油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蛇眼草拼音注音Shé Yǎn Cǎo别名

    大麻草、粉草(《云南中草药》),雨过天膏(《云南中草药选》),鸢尾叶风毛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出处

    《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菊科植物线叶风毛菊全草。秋末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35厘米。根肥大,短粗,圆锥形,有细须根。叶基出,基部密被纤维状物,叶片线形,长15~30厘米,宽约0.5~1厘米,两面有白色柔毛,下面尤密。头状花序,径3~4厘米,单生于短的花茎顶端,外有紧密排列的总苞片,花茎密被白色丝状长绒毛;花紫色,管状。瘦果秃净,冠毛刺毛状。花期夏季。

    性味

    《云南中草药选》:"苦,凉。"

    功能主治

    ①《云南中草药选》:"解毒,散瘀,止痛。治风湿麻木,关节痛,跌打损伤,高热。"

    ②《云南中草药》:"解毒消积。治蛇咬伤,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研末香油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蛇眼草拼音注音Shé Yǎn Cǎo别名

    雨过天青、大麻草、粉草

    英文名Herb of Irisleaf Saussurea出处

    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线叶风毛菊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romueifolia Franch.

    采收和储藏:秋、冬间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3200m的高山草地或疏林、多石地带。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态

    线叶风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10-30cm。根肥大,粗壮,紫黑色,圆锥形,略弯曲,深入地下长达10cm余,根颈处密生纤维状枯叶残存物,有纤维须根。茎直立,密被绢状长柔毛,有腺毛。基生叶丛生,叶较硬质,必集于基部,叶片线形,长15-30cm,宽2-5mm,先端尖,边缘全缘而内卷,下面被灰白色柔毛,叶基部密生绒毛状长毛。头状花序,直径3-4cm,单生于短花轴茎顶端,外有紧密排列的总苞片,花轴必被白色丝状长绒毛;总苞片多层,披针形,边缘有疏锯齿或全缘;花紫色,全部管状,长25-28mm,有腺点;雄蕊着生于花冠上;子房下位。瘦果,长4-5mm,具纵棱,紫黑色,无毛,有斑点;先端有小冠,冠毛污白色,外层粗糙毛,短,内层羽状,长2-3cm。花期夏季。

    性味

    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

    祛风解毒;散瘀止痛。主风湿麻木;关节炎疼痛;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香油调敷。

    各家论述

    1.《云南中草药选》:解毒,散瘀,止痛。治风湿麻木,关节痛,跌打损伤,高热。

    2.《云南中草药》:解毒消积。治蛇咬伤,小儿疳积。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别名福寿草、侧金盏花、冰了花、顶冰花来源为毛茛科冰凉花属植物冰凉花Adonis amurensis Regel et Radde,以全草入药。早春采集,洗净晒干备用。性味苦,平。有小毒。功能主治强心,利尿。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性水肿,心......
  • 《中国药典》:冰片拼音注音Bīnɡ Piàn别名合成龙脑、梅片、艾粉、结片英文名BORNEOLUM SYNTHETICUM来源分机制冰片与艾片两类。机制冰片以松节油、樟脑等为原料经化学方法合成的龙脑;艾片为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大风艾的鲜叶经蒸气......
  • 《全国中草药汇编》:冰球子别名山慈姑、山兰来源兰科冰球子Oreorchis patens (Lindl.) Lindl.,以假鳞茎入药。生境分布四川。性味甘、辛,寒。有小毒。注意本品有毒,多作外用。功能主治解毒行瘀,杀虫消痈。主治痈疽疮肿,......
  • 《中药大辞典》:冰糖拼音注音Bīnɡ Tánɡ出处《纲目》来源为白沙糖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归经入脾、肺二经。性味味甘,性平,无毒。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嗽,化痰涎.(性味以下出《本草再新》)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含化或入......
  • 拼音注音Bīnɡ Tánɡ Cǎo别名土甘草、四时茶、米碎草来源玄参科野甘草属植物野甘草Scoparia dulci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疏风止痒。用于感冒发热,肺热咳嗽,肠炎,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