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山棯叶

    拼音注音Shān Shěn Yè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全年可采。

    性味

    甘,平。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甘,性平。"

    ②《本草求原》:"涩,平。"

    功能主治

    治头痛,泻痢,疳积,外伤出血,疮疥。

    ①《生草药性备要》:"止痛,散热毒,止血,拨脓,生肌。"

    ②《本草求原》:"止血,止痢,生肌。治疳积,消疮,洗疳痔、热毒、癔疥、烂脚,理蛇伤。"

    ③《广西中药志》:"治水泻,红白痢;外用治外伤出血,乳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残捣敷。

    复方

    ①治头痛和久患头痛:桃金娘鲜叶茎一两。酌加水煎成半碗。连服二、三天。(《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急性胃肠炎:鲜山棯叶二至四两(干者酌减)。煎水服。(《岭南草药志》)

    ③治外伤出血:山棯叶捣烂敷伤口。(《岭南草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i Lì别名栗子树、白紫蒲树来源壳斗科白栎Quercus fabri Hance,以果实的虫瘿入药。生境分布长江以南及华南各省。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大人疝气,急性结膜炎。用法用量5~7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辞典》:白栎蔀拼音注音Bái Lì Bù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白栎果实上带有虫瘿的总苞。生境分布生于丘陵的山坡、林中。分布长江流域及华南各省。原形态白栎,又名:金刚栎,白反栎、栭栎、柞子柴、白斗、枥柴、白柴蒲树。落......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桂拼音注音Bái Guì别名三股筋、滇新樟来源樟科白桂Neocinnamomum yunnanense H. Liou,以树皮、叶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涩、辛,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主治感冒,月经不调,寒性胃痛,腹胀......
  • 拼音注音Bái Guì Mù Gēn别名将军树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白桂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rtocarpus hypargyraus Hance.2.Artpcapus nitidus Trec.subsp.lingna......
  • 拼音注音Bái Huà Pí别名刻因托斯(维名)。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桦木科植物疣枝桦的树皮。采伐树木时剥皮,晒干,生用或炒炭用。生境分布生于河滩、山谷或针叶林缘。分布新疆北部。原形态疣枝桦,又名:疣桦。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由数层......